經文: 尼希米記1:1-11;2:1-6
-
猶大王西底家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大軍攻打耶路撒冷城,及後其護衛長用火焚燒聖殿、王宮和房屋,並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王下25:9-10)。猶大最終亡國,成為巴比倫其中一個省份(王下25:22)。尼希米重建城牆的事蹟發生在猶大亡國後約150-160年,是以色列人第三次歸回後,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是他帶領以色列百姓歸回耶路撒冷,時間約在主前445或444年。
-
第一批歸回的是由所羅巴伯帶領,主要工作是重建祭壇和聖殿。第二批歸回的是由文士以斯拉作帶領,主要工作是重建聖言的地位,恢復神家分別為聖的生活。第三批歸回的是由尼希米作帶領,主要工作是重建聖城,就是重建城牆和城門。
-
為甚麼要重建城牆和城門呢?因為雖然祭壇恢復了、聖殿恢復了、神的律法和話語的地位也恢復了,可是城牆卻被毀,城門卻被火焚燒。仇敵仍然可以通過被毀了的城牆和城門,自由出入聖城,威脅百姓的安全。如果聖城代表我們個人的屬靈生命,雖然我們已經得到救恩,歸回了基督,恢復了與主的關係,但是卻沒有重建屬靈的城牆,我們便沒有保護,魔鬼仇敵便可以隨時自由出入,攻擊我們。同樣地,如果聖城代表教會,教會沒有城牆,教會與世界便會自由來往,也失去了應有的分別界線,失去了應有的見證。這樣,個人與教會都不可能「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要「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就必須重建屬靈的城牆和重修屬靈的城門。
-
尼希米在被擄之地身為俘虜,其官階卻高至作波斯亞達薛西王的酒政(尼1:11),為王選酒、倒酒、試酒,也會與王一起喝酒,一起談話,也擔任國事顧問,是王的親信。尼希米雖身在異邦,心中卻極之關懷聖城和同胞的情況,最後領導歸回的百姓重建城牆,重修城門。期間雖然困難重重,內憂外患,但憑着他禱告倚靠神,以及神所賜予他的智慧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最終以52天之久完成偉大的重建工程。
-
「基斯流月」是公曆十一、十二月之間,亞達薛西王就是差遣以斯拉回耶路撒冷的亞達薛西王一世(拉7:1)。其實他曾經下令停止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拉4:17-22)。書珊城的王宮是波斯王過冬的地方。尼希米問弟兄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尼1:2)我們對神的子民和神的教會,也當關懷並代禱。我們人在世界,可能像尼希米在書珊城的王宮安樂地生活,但有否像他心繫屬靈的情況,心繫教會呢?
-
「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尼1:3):亞達薛西登基之初,撒瑪利亞省長及其黨羽「用勢力強迫」阻止猶太人修建耶路撒冷城牆(拉4:8-23)。「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尼1:3),仇敵不但強迫停工,甚至把部分已經重修的城牆拆毀,又放火焚燒木製的城門。魔鬼仇敵也是如此對待我們,對待教會。就算我們稍有屬靈的進步,牠都要拆毀,都要焚燒。我們是否看見我們「遭大難,受凌辱」嗎?「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尼1:4)。
-
「尼散月」是公曆三、四月之間,即祈禱了四個月之久。「於是我甚懼怕」(尼2:2) 乃因伴君如伴虎。雖然膽怯,但因長時間禱告而得着力量,也得到從神而來的智慧:不提城名,只提到列祖的墳墓所在地,以爭取諒解和同情。「王問我說:『你要求甚麼?』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尼2:4)尼希米知道他雖然站在王(人)面前,但深信天上的神才是真正掌權的。「你要求甚麼?」彷如神問我們,要我們清楚表達所求,否則便得不着(太7:7-8)。「我就定了日期」(尼2:6),開頭可能只請了兩三年的假回耶路撒冷,但後來卻獲准延長到十二年之久(尼5:14;13:6)。
- 尼希米帶領以色列民所重修的城牆,正是所羅門時代的城牆,圍繞城牆的有不同的城門。到底城牆發揮甚麼作用呢?
1. 防衛
- 城牆起防衛作用,保護百姓使其不受侵擾攻擊。
- 沒有城牆,仇敵可以自由進出,盜賊也可以來「偷竊、殺害和毀壞」。
- 沒有城牆的人,仇敵容易轄制他,藉着網絡,藉着罪惡,各樣的迷惑,把其屬靈生命摧毀。教會沒有城牆的保護也是一樣。
2. 界限/界線/分野
- 甚麼是屬基督,甚麼不是,必須有一個很清晰的界線。
- 主耶穌的時代,聖殿也變得混亂,失去界線,變成兌換銀錢,買賣牛羊和鴿子的地方。主親自用繩子作鞭子,把買賣牛羊鴿子的人趕出聖殿。
- 個人和教會都是一樣,必須把屬神的與不屬神的;把屬天的與屬土的;把屬靈的與屬肉體的分別出來。
3. 見證
- 古代君王都有自己的城堡。城的大小與城牆高低就代表那王朝有多榮耀。
- 聖城新耶路撒冷就是主榮耀的見證:「城是四方的,長寬一樣。天使用葦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長、寬、高都是一樣;又量了城牆,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牆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淨的玻璃。城牆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修飾的」(啟21:16-19)。
- 無論個人,無論教會,有了屬靈的城牆,才能見證主的榮美。
-
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非常可惜,尼希米發現,「城是廣大,其中的民卻稀少」(尼7:4)。因為大部分人已經住在城外了。這就如同基督是何等豐富,可惜,因着屬靈城牆被破壞,住在基督裏的人卻稀少。
- 我到了耶路撒冷,在那裏住了三日。我夜間起來……察看耶路撒冷的城牆,見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以後,我對他們(平民、祭司、貴冑、官長,和其餘做工的人) 說:「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我告訴他們我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並王對我所說的話。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尼2:11-18)
思考/行動:
- 尼希米「問弟兄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你有沒有關心自己和教會的屬靈光景?
- 尼希米察看耶路撒冷被毀壞的城牆。請你察看你自己的屬靈城牆,看有甚麼地方已被毀壞,失去了屬天與屬土應有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