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太八5-34、十二45、廿四51、廿五30;詩卅三9;創一3; 啟六1
經過一連串有關潔淨自己的教導後,主醫治了一個長大痳瘋的病人,按摩西的律法,這病人要獻一個類似贖罪日所要獻的祭。接着主回到被稱為他家鄉的迦百農,馬太福音第八章記載了主所作很多的事,一直至第九章主回到他自己的城,也就是迦百農,今天早上我們要交通的就是主在這段旅程的啟示。
一、滿有愛心的外邦百夫長
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百夫長,他因為一位僕人患了癱瘓病而來求主。原文「僕人」一字呂振中弟兄譯作「僮僕」,所以可能是新買來的僕人。這位外邦百夫長卻出奇地對這僕人滿有愛心,為自己的兒女奔波是常態,但這祗是一個買來的僕人,再買一個新的僕人就可以了。在路加福音的記載中,猶太的長老也稱讚他是一位愛民的官,並且為猶太人建造會堂。
二、認識權柄的百夫長
當主答應去醫治他僕人的時候,他竟說不用主親自到他的家,因為他認為只要主的「一句話」他的僕人就必好了。百夫長是羅馬軍隊的一個官階,負責管理一百個士兵,聖經中另有一位百夫長名為哥尼流,而百夫長之上有千夫長。所以他說:「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在他看來耶穌是一位大有權柄的主,只要主的一句話,事就可以成就。主對百夫長的信心大加讚賞,因為他對自己的權柄竟有如此的認識。「說有,就有,命立,就立」是詩篇卅三篇對神的宣告,現在一個外邦人竟然對主有同樣的宣認。
三、在天國裏坐席的信心
主指出有這樣認識的人可以「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而那不信的猶太人「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同樣的形容出現在馬太福音廿二、廿四及廿五章有關末世的經文中。原來這樣的認識與主再來有極大的關係,在啟示錄中我們可以看見那大有能力的羔羊,並且末世七印的開展就是由主的一句「你來!」而開始的。對一般人來說,主是慈愛的神而父神卻是嚴厲的一位,但摩西對父神的宣告是「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約拿就是因着這個認識而逃避神的差遣。對於主的嚴厲往往被人輕視,就段經文就是對主權柄的宣示,我們有沒有這位百夫長同樣的認識?主再來時我們當然可以看見一位大有權柄的主,但是今天與我們同在的主是否同樣大有權柄。
四、一句話的能力
百夫長的僕人因主的一句話而好了,同一天到晚上,主「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對病人主大有能力,對大自然主也有同樣的權柄,當夜在加利利海上起了暴風,主就用了一句斥責的話,「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原文這裏所指的平靜是關身語態,意思是風和海是自己平靜下來的。門徒的反應是「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因為他們看見主在大自然中的權柄和能力。
五、群(鬼)豬下加利利海
主離開加利利海來到加大拉,遇見兩個被鬼附的人,馬可福音記載他們身上的鬼名叫「群」(五9),「群」原文λεγιών是羅馬一個約有五千至六千士兵的軍營。但主就是用了一句話:「去吧!」,群「鬼就出來,進入豬群。」最後豬群連附上身的鬼一同投入海中。前文已介紹主趕鬼的能力,這裏的重點是鬼離人後進入海的結局。主在海中暴風就平靜,主離了海卻成了群鬼進入的地方。當地的人因為損失了二千頭豬,竟然「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他們日後的光景如何,雖然聖經沒有交代,但在馬太福音十二章記載了一件相似的事:有一污鬼離了人身,但卻沒有主的同在,便帶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結果「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我們在等候主再來的時候,要常住在主中,活在主的權柄之下。
問題思想:
馬太福音(五):預備迎見帶權柄的主
- 詳細內容
- 講員: 蔡仕光
- 分類: 主日信息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