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撒母耳記上一章10,11,12-18節
詩歌:297首   


  「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撒上一10-11)

  「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他的嘴。(原來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他喝醉了。)以利對他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撒上一12-18)

  禱告,生活,服事是彼此相關連的題目。我們每天生活須經常禱告與神親近,否則我們很容易輭弱跌倒,貪愛世界,靈性冷淡退後。我們服事神必須禱告神,因為離開神我們任何一樣神的工作都不能做。同時,我們禱告就是服事神,因為相信神兒子就是作神的工。我們從撒母耳記上頭十二章經文,看撒母耳和他母親哈拿,從他們身上學習「禱告,生活,服事」。第一、二章「哈拿」;第三章「撒母耳」;第四至七章「約櫃」;第八至十二章「立掃羅王」。

 

一、生活愁苦仍禱告

  從第一章我們看到哈拿因沒有兒子,常常被她的對頭毗尼拿激動,哈拿內心十分愁苦。我們在生活上也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有些人埋怨人埋怨神,甚至冷淡退後離開神,這是十分可惜。哈拿雖然生活不如意,愁苦哭泣,但她仍然抓住神,不斷禱告,傾心吐意地禱告神。哈拿多禱告使她更多認識神,並知道神的旨意,她也關心神的旨意。她迫切求神賜她兒子,又願意把兒子奉獻給神,一生事奉神。從第二章哈拿稱頌神的禱告中,我們看到哈拿是十分認識神的人。哈拿給我們很好的榜樣,生活遇上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要灰心喪志,我們抓著神的應許,凡事禱告祈求(腓四6-7)。我們多禱告就多認識神,我們也更多關心神的旨意,先求神的國和他的義(太六33)。

 

二、神先得著人

  從第三章我們看到神子民屬靈光景非常冷淡,耶和華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當時祭司以利和他兩個兒子沒有好好忠心事奉神,神找不著為祂工作的人。撒母耳為孩童時,他母親哈拿親自養育他有五至六年,這孩童必定得著很重要的屬靈教導──禱告。同時,孩童撒母耳十分殷勤,半夜一而再,再而三,聽到呼喚就跑去見以利;他也十分忠心,清早就負責把殿門打開;他也事事聽從老師以利的教導指引。撒母耳就是神所要得著的人,神得著撒母耳後,神就能藉著撒母耳傳講神的話,復興神的子民。「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撒上三19-21)

 

三、禱告就是服事

  「撒母耳說:要使以色列眾人聚集在米斯巴,我好為你們禱告耶和華。他們就聚集在米斯巴,打水澆在耶和華面前,當日禁食,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於是撒母耳在米斯巴審判以色列人。非利士人聽見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非利士的首領就上來要攻擊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聽見,就懼怕非利士人。以色列人對撒母耳說:願你不住地為我們呼求耶和華──我們的神,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撒母耳就把一隻吃奶的羊羔獻與耶和華作全牲的燔祭,為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撒母耳正獻燔祭的時候,非利士人前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當日,耶和華大發雷聲,驚亂非利士人,他們就敗在以色列人面前。」(撒上七5-10)

  「撒母耳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向我所求的,我已應允了,為你們立了一個王;現在有這王在你們前面行。我已年老髮白……撒母耳對百姓說: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他。若偏離耶和華去順從那不能救人的虛神是無益的。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你們。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撒上十二1-23)

  撒母耳忠心服事主,從年青到年老髪白服事呼召他的神,為神百姓不停止地禱告,使百姓歸向耶和華神。我們也須看重禱告看重服事神。


思考問題
  我是否願意藉著生活的事情,更多禱告神,更多認識神,專心服事神,好好預備迎見主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