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彼後1:12-15;3:1, 10-14, 18上
提摩太後書四章提及保羅離世,愛神顯現的必得冠冕。現在彼得在這些經文中也提及他的離世(脫離帳棚)。聖徒離世,乃是離開帳棚、離開身體,到主那裏去,與主同在。
死是人類最慘的。中國人對此也很忌諱,例如樓層是沒有「4」字的。死是人類最大的威脅,人類成了死的奴隸。但聖徒的死,聖經寫作「睡了」。睡覺是很甜、很好的,是蒙恩的人的福份。約翰福音十一章提到活着信主的人,必永遠不死。
年紀大了,會因著身體毛病而有「毫無喜樂」的日子(參傳12:1)。但是,若我們帳棚(身體)壞了,主會換了一個榮耀身體給我們。正如住在舊樓非常盼望「舊樓換新樓」。其實我們不會死,只是放下「帳棚」與主同在,保羅形容這是好得無比,巴不得快快見主。
只是神在每個人身上有祂的旨意,要完成祂的託負、祂的工作才可離開。腓立比書乃是保羅被囚之書信,當時是艱辛的日子,但神給異象、能力、榮耀的恩典給保羅,讓祂去完成神的託負。雖然保羅知道離世與基督同在是好得無比,但他知道讓人認識主的價值很大,因此他竭力去完成這個託負。
提摩太後書四章提及保羅快要離世,但他卻不是臨別那種愁雲慘霧的心境,乃像「凱旋」般勝利的心態,是相當榮耀的。
死是一個奧秘,神不讓人不知自己是怎樣死去,叫人不要驕傲,一方面不要為明天憂慮,另一方面要儆醒,人最重要的是死之前作了甚麼。
彼得離世有預感,因為主一早已預告或暗示彼得如何死(參約廿一章主三問彼得之對話),但他的死是榮耀主,也暗示是他在年老時候死。因此,年青時可服事主。主在約翰廿一章重新接納彼得,叫他有力跑到路終。
保羅知道離世日子快到,卻沒有因而灰心喪志、悲傷,相反更加積極作主的工。既然日子有限,離世日子快到,保羅及彼得也更盡心竭力完成神的託負、旨意,去幫助神的兒女長進,這是極有價值的。
保羅在提後「我離世、祂顯現」。彼得寫的也相若。祂顯現即是見主。既然主隨時來到,更應儆醒、預備。
離世的日子不是人可以知道,壽數可長可短。傳道書說往遭喪之家,強如往宴樂之家。即使有120歲,若不是為主而活,仍屬「虛空」。我們不再作金錢、虛榮的奴隸。我們活著要為神旨意勞碌,心裏需要有亮光,要儆醒,不要醉生夢死。意外隨時發生,沒有人知道自己還剩多少日子。不要無所事事,不要在屬靈上「睡著」,要儆醒。因為睡著的時間過得特別快的。
人是必死的,甚麼歲數的人也可以死,只是用甚麼方式而已。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儆醒?離世前作了甚麼?彼得離世前,知道快要離世,更加把握這些日子,更竭力作主工,使生命更豐盛。
人信主一段時間,會自滿,生命上會停滯不前,會欠缺從神而來的激勵、亮光,忘記了神的旨意。彼得的榜樣不是這樣,他離世前也盡擺上僅餘有限的生命。因此,我們更要在認識上豐富,並要份外殷勤服事主。不但追求知識上的豐富,更要在屬靈生命上豐富起來。
若我們見主,情景會是如何?是歡欣、慚愧,還是害怕?因此我們必須儆醒、預備,要有智慧過地上日子,追求永恒的事,並要份外殷勤事主,讓主儆醒我們的心,叫我們可以歡欣地安然見主。
詩歌:361首
(信息摘要由本家肢體負責筆錄,未經講員過目)
常常儆醒,隨時見主
- 詳細內容
- 講員: 林澤揚
- 分類: 主日信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