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十九章1-10節
詩歌:58首


一、耶穌進了耶利哥

  • 稅吏長撒該表面的工作是為羅馬政府承包地方稅收,實際是用重稅強加於猶太同胞,使自己從稅收中獲取豐厚財利,成為財主。他有錢財和權勢,可惜仍得不到眾人尊重。耶利哥是繁華的大城,能提供可觀的稅款給羅馬政府,撒該卻用訛詐人的手段從中獲利,財富和權力未能使他完全滿足。另外,猶太同胞都視他為罪人,被拒於祖宗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外,沒有今生和來世的盼望。
  • 基督徒當以擁有屬神的生命為尊貴,同時要自潔,脫離卑賤的事,才是神貴重的器皿,也要過分別為聖的生活。更不應像撒該那樣,活在跟別人比較的光景中。保羅提醒我們:「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腓四12)
  • 撒該對於快要來到耶利哥的耶穌充滿好奇,他要一睹耶穌。撒該可能聽聞有關稅吏馬太「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路五28) 或是耶穌將近耶利哥,把那個坐在路旁討飯瞎子開眼的事情。撒該要看看耶穌能否同樣扭轉他的命運,由於撒該比人矮小,便爬上桑樹等待要路過的耶穌。

 

二、耶穌到了那裏

  • 耶穌到了那棵桑樹,抬起頭來呼喚在樹上的撒該:「撒該,快下來!」(路十九5) 撒該從未擁有如此的喜樂,耶穌竟然知道他的名字,且叫他下來相見。從前的撒該就只懂一直爬:繞着錢財和權勢攀爬,不過是漫無人生的目標。當我們認識神以後,仍會像撒該一樣為着名利攀爬,失去了神對我們的呼召和異象嗎?撒該立時回應耶穌的呼喚成為他的轉捩點,我們又當如何回應神對我們的呼召呢?
  • 耶穌要住在撒該的家,進入撒該的生活。我都要讓主居我心,把主權全交上,由祂管理、調度和支配,因為神樂意把最好的給我們。
  • 歡歡喜喜的態度表明撒該是甘心樂意地回應耶穌的恩召,他不再犯罪,樂於施捨給窮困者,是得着新生命的表現。他不理會別人的閒言,一心只求就近耶穌。我們當省察自己,以討主喜悅為目標,過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不要在世上追求錢財名利。

 

三、撒該站着對主說

  • 撒該以行動活出生命:把一半的錢財分給窮人,又把訛詐得來的以四倍嘗還,可見真實蒙恩的人會有生命的改變,能活出信仰,讓人看見生命的見證。但是不要只停留在初蒙恩的經歷上,要時刻活出信仰的實際,多注重生活經歷和培養敏銳的屬靈觸覺,使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察驗神對我們的旨意。又不可隨從世俗,要把神的話牢記,不然便會隨流失去。
  • 撒該最終能夠被稱為亞伯拉罕的子孫,說明他是憑信而得着應許的人。他蒙恩後即有生命的轉變,甘願把錢財都捨去,從此要過信心的生活了。撒該的改變是我們的榜樣,他把世界掉在背後,單純的憑信而活。
  • 我們信主後是否仍然迷失在世俗的價值觀中,像撒該從前那樣視屬世界的為至寶嗎?還是在世上漫無目標地活着?「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 昔日在耶利哥,耶穌尋找撒該;今日祂仍呼喚迷失在世俗裏的信徒,願意我們都像撒該一樣,聽到耶穌說:快下來!即時歡歡喜喜的回應祂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