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278首


一、選擇與我們的人生

  • 甚麼是選擇/抉擇?兩者不能兼得,也不一定只限二選一…
  • 每天生活都在選擇中,不管是:
    • 小事/ 大事
    • 生活上,人際之間…前途, 人生的…
  • 一般人用甚麼準則作出選擇?
    • 個人的利益,自身的好處…
    • 最高效益,最大收穫…
  • 我們作為基督徒又怎樣作出選擇?

 

二、選擇/取捨是甚麼一回事呢?

  • 有些情況,前面你可能有不同的路讓你選擇:
    • 轉工,找甚麼工作,高薪酬或興趣
    • 大學選科: 選讀有前途熱門或是選讀有興趣的
    • 家長為小孩報讀學校: 選擇催谷型或是愉快學習
    • 拍拖/結婚/生孩子,租屋/買樓…也有不少時候,你發覺前面是沒有可以選擇的
    • 渴望海外留學,卻只能留本地升學
    • 工作上與上司或同事之間的從屬關係
    • 與家人之間的血源關係
    • 被裁員/失業,單身,病患,公司倒閉…
  • 卻是從另一個層面上,是可以選擇的。無論任何的情況下都可以作的選擇:
    • 就是你可以選擇以一個什麼態度,心態來面對事情,環境或前路。
    • 以一個怎樣態度來處理人,事,物
    • 用一個怎麼樣的心態走面前的路,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事情或會有不一樣的發展。

 

三、作為基督徒又怎樣作出選擇?

  • 從聖經中的教導,人物,尤其在耶穌身上可以有學習。
  • 耶穌和門徒往該撒利亞的村莊途中耶穌問門徒他是誰(可8:29-33)
    •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可8:33)
  • 當我們作選擇的時候,是否先從神的角度來作考慮呢?
    • 往往是…我的需要、喜好、我的目標、理想…
    • 如果是神,祂會怎樣選擇呢?

 

  • 主耶穌在客西馬利園的禱告(太26:36-44)
    • 「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 主面對將要來臨的極度苦難,要與父神的分離,內心充滿著傷痛,矛盾,糾結…
    • 縱使衪有能力改變環境或許可以作出利於自己的抉擇,但他卻放棄自己的意願。甘願按照父神的心意成就這個救恩。
    • 從主耶穌身上有三方面的觀察:
      • 主耶穌清楚父神的旨意
      • 有個全然順服的心
      • 為著成就救贖計劃,甘願受苦,以至於死。

 

四、怎樣才能作出適當的選擇?

  • 從主耶穌身上有以下學習:
    • 要明辨神的旨意
    • 以神的心意作選擇,就需要有順服的心。(腓2:8)
    • 更須要有受苦的心志

 

五、明辨神的旨意

  • 怎樣才能明辨神在我身上的旨意
    • 認識神–
      • 從神的話開始…
  • 與神有密切的關係–
    • 所認識的神與我有甚麼相關…
    • 他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他的事–神的事,我在乎
  • 認識神–從神的話開始
    • 從神的話,我們能夠認識祂的屬性,祂的作為,作事的原則,在我們身上的心意。
      • 祂的屬性(內在性格和本質) –聖潔、公義、憐憫、忌邪…
      • 祂的作為(神所作的) –神造萬物(傳3:11)…美德能力(詩78:4-7)、在人身上顯出(約9:3)、在祂的百姓中所作的(來3:9) …
      • 作事的原則–既是憐憫,又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14:18)
      • 在我們身上的心意–同心合意興旺福音(腓1:6)、各盡其職(弗4:12) …
  • 只有當我們認識神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知道他的心意。
  • 認識神–怎樣認識神的話
    • 有沒有讀神的話呢?
    • 時常讀神的話還是有需要的時候才讀神的話?
    • 當我們讀的時候是水過鴨背還是很認真的讀呢?
    • 當我們讀的時候有沒有看見神是怎樣的一位神,還是只看見神的祝福和應許?
  • 建立密切的關係
    • 就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假若從不接觸,又怎能明白對方多一些呢?
    • 縱使建立了關係,有了初步認識,但需要深入了解對方,才能談得上知道別人的心思意念。
    • 若不用心經營,這個關係又怎能健康發展?
    • 家人、情侶、夫婦,都可能常有一句「你都唔明白我嘅」。這是因為我們都不夠深入了解對方,或許未能從對方度來考量。又怎樣談得上明白別人的心意呢?
    • 禱告與神溝通
      • 除了把我們的需要禱告神之外
      • 求神向我們顯明祂的心意
  • 生活中經歷,體驗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
    • 藉神的話–靈修
    • 藉所遇到身邊的人,和弟兄姊妹
    • 藉環境和事物
  • 耶穌藉禱告與父神交通
    • 太14:23 五餅二魚之後,耶穌獨自上山禱告
      • 講道之後,耶穌又餓又累,祂禱告
  • 「醫治好西門岳母和一切害病,和被鬼附的人之後,天未亮 耶穌往曠野禱告,接著到別的地方去」(可1:35)
    • 藉著禱告重新得力
  • 路6:13 安息日醫治好了手有病的人,有人就要處理主耶穌。耶穌上山到天亮禱告。
    • 之後挑選12個門徒
  • 路9:28 變像山上的禱告
    • 藉禱告把異象傳給門徒
  • 路5:16 治好大痲瘋後退到曠野禱告–
    • 向父神得力
  • 怎樣才能明辨神在該事情上的旨意
    • 認識神+ 建立密切的關係
      • 兩者互補。不單是知識上的認識,更是個人與神之間的了解。

 

六、有順服的心

  • 怎樣才有順服的心–存謙卑的心
    •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 主耶穌不以堅持與神同等的位份,願意放下自己尊榮,就謙卑自己。甘願順服父神,獨自背負起世人所犯的罪,成為贖罪祭。
  • 怎樣才有順服的心–尊主為大/敬畏神

 

  • 大衛被掃殺並藏身於山洞之際,掃羅進到到洞內大解。當時大衛有個非常好的時幾解決掃羅。那麼他的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亦無需再過逃命的生話。大衛卻非常敬畏神,清楚掃羅是神膏立為王,癈立也有神的時間。故此他極力阻止他的隨從傷害掃羅。他服在神的權柄底下,於棄自身安危和利益,尊神為大。(參撒上24:3-7)

 

七、有受苦的心志

  • 往往我們喜歡走的路不一定是神所喜悅或是祂的心意。我們喜歡走的是一條又闊又直,又平坦的路。但看似神量給我們的道路是一條既窄,又崎嶇的路。試問誰會自願走上呢?
  • 當我們願意選擇這條窄路的時候,就需要憑着信心走上,信得過神與我們一起走過。在崎嶇的路上主扶著我走;無路可走的時候為我們開路。
  • 那麼是否神預備的道路就是困難,艱苦,就是受壓迫,受傷害呢?
    • 這也不一定,因為神愛我們,也是滿有恩典。讓我們所面對的人和事當中,體驗到祂的偉大,能力,公義,憐憫和慈愛。
  • 何以我們又說神的路是又窄又崎嶇呢?
    • 除了是客觀環境因素,本質上是這樣。因為我們的價值觀與世人不大一樣。
    • 往往在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就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價值取向。以至生活中處理人和事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矛盾,不協調。
  • 按神心意的抉擇,所走的路總會遇上這些挑戰。重要的不是矛盾的存在,而是我們怎樣面對和處理這些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著主耶穌的見證和神的原則站立得穩,就會有這樣的挑戰。同時亦讓人認識到我們所信的耶穌是怎樣的一位,認識祂是神又是救主。從我們身上看到主耶穌的美麗。我生命中所散發出的本質,讓身邊的人看見我們在生活中表現出耶穌基督的原則,耶穌基督的生命,就好像踫見主耶穌一樣。

 

八、當選取不是對與錯、是與非的時候…

  • 除了一些大事大非之外,每個基督徒對同一件事,所選取也不一樣。有些事情的處理沒有對與錯,是否最適設而已。
    • 教養子女
    • 工作或進修
    • ……
  • 神量給每個基督徒要學的功課都不一樣,聖經也不會把人生每種景況都羅列出來,但卻可從耶穌身上學習到的聖經原則。
  • 把所學到的聖經原則和耶穌基督的榜樣應用在生活中要作的選擇。

 

九、抉擇時,難處在於…

  • 問題所在:
    • 不夠認識神- 不知曉在該事情上神的心意
    • 放不下自己- 自己比神更重要,不夠尊主為大
    • 沒有密切關係- 不夠親近神

 

十、選擇的人生

  • 縱使明白問題所在,可以怎樣…
  • 單單只在每次需要神的時候才來到神的面前。平時我們和神卻沒有幾句,又怎能真的在禱告中明白他呢?反而往往衹在禱告中強化自己的選擇和信願。
    • 除非在禱中先求神寬恕我們的閒懶。
    • 又給我們一個敏銳的靈,願意尋求神旨意的心,讓內心聽得見聖靈的聲音。
    • 並且給我們一個順服又寬廣的心懷去接受非我們所原意的方向。

 

十一、平日要作好準備

  • 所以我們平日與神的關係是需要好好的建立。好像栽種一粒種子一樣。
  • 一個關係成長是要付上代價。假如沒有付上時間,精神,心思,又怎能栽培與神這段關係呢?
  • 相信只有曾經嘗試過與主有緊密的交通,當軟弱的時候,回想與神的關係是何等甘甜,寶貴和真實。
  • 這個真實的關係把我們軟弱的靈性拉回神的身邊。
  • 選擇錯誤?作錯決定?
    • 有些時候,不一定很清楚那個選擇是合否乎神的心意。
    • 但當我們選擇上了,我們又需要有一個怎樣的態度面對我們所選擇的呢? 更重要是用怎樣的心思走我們所選擇的路呢?
      • 需保持一個開放的心。
      • 有敏銳的靈,隨時聽聖靈的提醒,順服恩主帶領。
      • 捉緊神最終的心意,是叫世人認識祂,得著救恩。
      • 當我有迷惘疑惑的時候,會反問自己在這環境或選擇底下是否還可以身體力行,成全神要我們在地上為他作的見證呢?
  • 無論我們在甚麼環境當中作了一個怎樣的選取,我們作為神的兒女總要有一個對的心思,對的意念。縱使我作的選擇或許對不準神的心意,他總會把我們帶回正軌,走當行的路。
  • 在每條路上所遭遇的,都是有神的意思,除非是自己招來的。故此無論遇到甚麼困難,痛苦,或壓迫,甚至不公平對待,神總是讓我們在這些事情上,有要學習的功課。
  • 「聖靈禁止保羅在亞細亞傳道,及後又遭耶穌的靈不許他們往庇推尼去。卻最後在特羅亞得著馬其頓的異象,便隨著聖靈的引導往馬其頓傳福音。」(徒16:6-9)

 

選擇的人生 – 結語

  • 我們作為基督徒面對困難環境的時候,我們不是以逆來順受的態度面對。那是一個對事情感到無奈,或無關痛癢……
  • 但我們要以一個態度就是靠着恩主面對所遭遇的,以順服主的旨意,學習要學的功課。
  • 願意讓主藉着環境去陶造我們,幫助我們在那環境底下,學主量給我們應學的功課,好讓日後,更加能夠體貼主的心意,成就主在我們身上的心意。
  • 在同一個環境下,積極過我們的生活。這跟世人眼中的逆來順受可能表面上看來相似,但本質卻不是一樣。
  • 我們總可以有的選擇:
    • 選擇以怎樣的心思作決定和取捨
      • 神的心意或自己的心意
  • 選擇以一個怎樣的態度面對前路和環境
    •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我腳追隨他的步履;我謹守他的道,並不偏離。」(伯23:10-11)
    •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1:2-4)
  • As Oswald Chambers wrote, "To choose suffering makes no sense at all; to choose God's will in the midst of our suffering makes all the sense in the world.“

正如奧斯瓦德·章伯斯(Oswald Chambers,1874-1917)所說:「選擇苦難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在我們的苦難之中選擇神的旨意在世界上都是滿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