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先求他的國


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早晨,感謝主今日有機會,再一次同大家分享。兩星期前剛剛開始恢復聚會,很高興可以面對面見到弟兄姊妹,心裏面的感覺很特別,有點像一家人分散在世界各處後,久別重逢。

  公益金曾有一則個廣告,當中有一句說話「幸福並不是必然」。同樣,原來每個星期天可以一起聚會,都並非必然。在座大部分人應該經歷過2003年「沙士」(SARS)。猶記起當年「沙士」感染人數較現在少,但病情卻較新冠肺炎更嚴重,死亡率更高。但當年主日聚會都沒有停止,也不用搶購口罩、厠紙、米。17年過去,人們面對疫情應該更有經驗,醫學科技應該更先進,但似乎人類單靠自己,並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在座大部分弟兄姊妹,都與我一樣,應該沒有經歷過戰爭。我們在本港出生,經歷見證香港數十年來的轉變,生活上或有困苦,但香港整體上都算是一個安全,又充滿機會嘅地方。一般來說,只要肯努力,「三餐一宿」都應該不成問題。從前聽道,常常聽說有關主再來的事情,心裏總覺主應該沒有這麼快來到。可是到最近大半年,香港發生很多事情,有社會運動、新冠肺炎。這些事情讓我想到主耶穌對門徒說有關末世的預兆。最近不同的弟兄都在講台上分享相關事情。現在讓我們一同再重温主耶穌怎樣對門徒說有關末世的預兆。

  從路加福音21章7至19節所記載的許多事情,今天似乎已經應驗了。「你們聽見打仗和擾亂的事,不要驚惶;因為這些事必須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時就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路21:9-10) 從前沒有想過這些事情會發生在香港,但地震饑荒瘟疫,原來和我們也很接近。經文並提及信耶穌的人將會受到逼迫,並可能要入獄。你們要為主的名,被眾人恨惡,甚至會被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出賣。感謝主,主對我們說:「然而,你們連一根頭髮也必不損壞。你們常存忍耐,就必保全靈魂。」(路21:18-19)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

 

但以理書

  其實今天並不是跟各位分享有關末世的事情,而是分享的是但以理書。題目是為「即或不然的信心」。

  先簡單介紹但以理書。但以理書是一卷被擄時期的先知書。但以理書可以分為兩部分:歷史部分(一至六章)及異象部分(七至十二章)。

  書裏記載很多預言,預言大部是關於外邦的事。由世上四大帝國及以後將興起的國家,時間從巴比倫第一次侵略猶大起,一直至到主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書中的預言跟會教會特別有關,例如敵基督嘅出現、聖徒受到逼迫、主的顯現、聖徒復活、審判、國度等等。

 

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

  不過今天主要跟弟兄姊妹看看有關但以理書1-3章有關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的事蹟。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原本是猶大王家的宗室貴冑。聖經記載,他們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當尼布甲尼撒第一次攻破耶路撒冷時(主前605年),但以理和很多以色列人被俘虜至巴比倫,其中有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

  從他們的名字,我們可以看見他們的父母也應該是敬虔的人,從年幼教導他們敬畏神,認識神的大能,凡事倚靠耶和華。

  當尼布甲尼撒帶着以色列俘虜回到巴比倫,從這批俘虜當中選出一些相貌俊美、有學問又聰明的人,希望栽培他們,讓他們接受巴比倫國的教育,準備在王宮侍立于王前,為王作事情。

  他們到達巴比倫後,名字被更改,原因很明顯,是要令他們更像巴比倫人,要把他們同化:

  • 但以理──「神是審判者」

新名:「伯提沙撒」──「彼勒保衛其生命」(Bel 巴比倫神的名)

  • 哈拿尼雅──「耶和華是賜恩者」

新名:「沙得拉」──「阿古的僕人」(Aku 巴比倫人所拜的月神)

  • 米沙利──‘誰能比神’

新名:「米煞」──「誰能比米羅達」(Merodch 巴比倫神之名)

  • 亞撒利雅──‘耶和華所扶助的’

新名:「亞伯尼歌」──「尼歌的僕人」(Nego 巴比倫神之名)

  他們名字被改並加入巴比倫偶像之名,這些年青人自己是不會選擇改名的,礙於當時形勢,名字被改實在是無可奈何。尼布甲尼撒希望這些少年人忘記神,除去他們一切耶路撒冷的屬靈遺傳。給了他們新的名字,為了使他們忘記自己的根,好讓他們接受新的迦勒底人思想和敬拜外邦偶像的生活方式。

 

神的保守:不吃祭偶像之物(王膳)

  當他們四人被揀選接受巴比倫文化教育,第一個考驗就臨到他們,就是「吃」的考驗。這並非指食物質素,因為當時尼布甲尼撒安排了自己所用的膳食和所飲的酒給這些被揀選接受巴比倫國教育的人享用。相信,對現在大部分年青人來說,是非常吸引。為何但以理跟他的三位朋友反而拒絕?他們原本是猶大王家的宗室貴冑,常吃的當然不會是平民的粗茶淡飯。因為他們明白,在巴比倫通常王所用的膳食會先獻給巴比倫的神,讓所有吃的人贏取這些神的恩寵,當然,這也表示所有吃王膳的人,就是對巴比倫神的效忠。除此之外,王膳可能遇到「不潔」之物,就是神禁止他們食用的食物。如果他們吃王膳,對於裏面包含甚麼肉類,他們是無權過問的。

  仇敵往往會用一些看似問題不大的事情,來引誘屬神的人慢慢遠離神。我們需要學習但以理在神面前立志,在一些神所喜悅的事情上立志,那神必定看顧保守,並為我們開路。

  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太監長比機會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只給他們吃素菜、喝清水。聖經提到,過了十天,見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於是委辦撤去派他們用的膳、飲的酒,給他們素菜吃。

  在這件事情上,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很清楚知道這是神的帶領,是神給他們開路,我相信在他們過往成長年日中,當他們遇到難處的時候,他們也必定經歷過神的帶領,所以他們對神是充滿信心。

 

學習常常數算主恩

  我們要常常數算主恩,並不是單單記著一切順利的事情,開心愉快的歷經。有時神會加苦難、試煉在我們身上,當時我們可能不明白,但有一天再回想的時候,會發現其實神是為我們安排最好的。

  當我就讀中學的時候,曾經在中四留級,當時全級有150人,我考第一百名。當時有很多成績較我差的同學,都可以升讀中五,唯有我需要留班,當時年紀還輕,實在不明白「為何偏偏選中我」。後來大專畢業,出來工作,信主以後,再回想自己的經歷,若然當年沒有在中四留班,中五會考肯定考得不好,必定不能繼續升學。

  常常數算主恩,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經歷神的帶領,經歷神的管教。我們就更認識神,更明白神的心意,對神的信心就更堅固。

 

神的啟示:解王夢

  在但以理書第三章,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約高90呎,寬9呎。為何要做一個金像?原來之前在但以理書第二章,尼布甲尼撒王發了一個夢,不料醒後忘記了,但卻心裏煩亂,不能睡覺。當時王召集所有術士,包括用法術的、行邪術的和迦勒底人召來,要他們將王的夢告訴王。當然,沒有人能向王訴述說這個夢,更不可能解夢。後來尼布甲尼撒王大發烈怒,要滅絕巴比倫所有的哲士。

  弟兄姊妹,如果你遇到像但以理這種難題,你要怎麼辦?

  但以理將這事告訴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並且他們同心禱告,祈求天上的神施憐憫,將這奧祕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與巴比倫其餘的哲士一同滅亡。禱告很重要,一起同心禱告更重要,禱告的能力也更大。

  神將這奧祕的事指明給但以理,當但以理去為王講解夢,首先便將榮耀歸神。但以理告訴王,除了一位在天上的神,沒有人能告訴他,並且能為王解夢。但以理沒有把這次解夢的榮耀歸他自己。他在王面前回答,天上的神把那奧祕的事顯明給但以理,並非因但以理的智慧勝過一切活人,乃為使王知道夢的講解和心裏的思念。

  我們常常在和弟兄姊妹交談時候把榮耀歸神,但原來在未信主的人面前,把榮耀歸神更顯為重要。

  尼布甲尼撒王的夢是有關一個大像,金的頭,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後來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砸碎。整座大像就應聲倒下,肢離破碎。

  這其實是講到整個世界有四個大國,分別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羅馬。以及後來的國家。到腳指頭時,既是半鐵半泥,那國也必半強半弱。鐵與泥攙雜,那國民也必與各種人攙雜,卻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鐵與泥不能相合一樣。其實現在很多國家,都包括很多不同的種族,卻不能彼此相合。

  最後,這個大像被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全部打碎,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人類將受神親自的審判,神的國將在地上建立,只有神的國可以直到永遠。

  尼布甲尼撒王聽完但以理解夢後,視他如神般的向他下拜;並且相信但以理所稱頌的神,顯明奧秘事是萬神之神、萬王之主。神智慧的作為,連外邦王也把榮耀歸給祂。

  因為這件事情的緣故,尼布甲尼撒王立但以理為總理,掌管巴比倫的一切哲士,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也因此幫助但以理管理巴比倫省的事務。

 

神的拯救:不拜金像

  其實尼布甲尼撒王是不是對神有真正敬畏的心,我們不可能知道。但有一件事我們知道,當權者會只聽合自己意思的說話,不合的則聽不進去。當但以理為王講解夢景之後,尼布甲尼撒只是揀選合他心意的說話,他就是那個金頭,他的國就是最強大的。於是尼布甲尼撒要人做了一個金像,從頭到腳都是金,金像大約高六十肘(90呎),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叫當地所有人,遠遠都可以望見。此外,王差人將所有的重要官員,都召了來,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

  其實做官很難,做屬神的官更難。尼布甲尼撒王所做的事,所立的律例,他們都要絕對支持。當時有傳令的,向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對他們發出通知。就是所有的人,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不但這班官員需要服從命令,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包括各國的俘虜,都要服從這個命令。

  可能,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並無服從這個命令,他們沒有去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那時有幾個迦勒底人向王控告但以理這三個朋友,或許因為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只是被俘虜的人,竟然可以在巴比倫身居要職,位高權重而生嫉妒之心,久久不能找到控告的機會。這次不拜金像,確是對付的好機會。

  他們向王舉報,當時尼布甲尼撒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但3:14-15)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但3:16)。「回答」一詞有一些解經理解為「辯護」或「辯解」,這些被告沒有否認所指控的事實。他們覺得沒有必要辯護。他們的回答表明他們完全順服神的旨意,不管審判的結果如何。

  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回答王:「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3:17-18)

  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回答尼布甲尼撒王,並不是為自己去辯護,他們並不知道自己這次能否活下來,他們的態度只是表明,他們堅信自己的行動是有充分理由的,不需要辯護或進一步的解釋。對於國王的詢問和威嚇,這些忠貞的青年勇敢地回答說我們不必回答你。他們為了信仰而不畏死亡的威脅;他們相信神必關照此事,所以任何辯解只會徒增困擾而已。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這些青年人相信神的權能也期待祂的拯救,他們認為只要神願意,他們便能獲得拯救。

  「即或不然」從這句話可知三人事前並不確定能否獲神拯救,很可能要以身殉道。神有衪的計劃,在神的計劃裏,得蒙拯救或為信仰殉道同樣是有可能的。得蒙拯救的方法也有多種,沒有人知道這次神的拯救方法。

  「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這個回答刻劃出他們信仰的真實性。他們完全順服神,他們對神有信心,有能力可以拯救他們。但主權在神的手裏,即使神不從火窯拯救他們,他們會被燒死,他們也不會對神不忠,去敬拜金像。

  其實,得蒙拯救的方法也有多種,例如,神可以改變王的心意,可以下大雨,熄滅火窯的火。但神並沒有這樣安排。當時尼布甲尼撒吩咐人把窯燒得更熱、比尋常更加七倍。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火窯一般有約九百至一千度高溫,熱到一個地步,那抬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壯士,都被火燄燒死。當時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之後奇妙的事情發生,尼布甲尼撒王看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神所施行的拯救實在是奇妙,從尼布甲尼撒王口中親自說出,神救了衪的僕人。王走近烈火窯門,叫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當他們出來之後,「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但3:27)

  神所施行的拯救,實在非常奇妙。當時尼布甲尼撒王命令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熱七倍,甚至抬人的壯士都被火燄燒死。不過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卻毫髮無損。尼布甲尼撒王曾對他們說:「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但3:15) 無疑,神奇妙的拯救是最好的答案,叫王認識:沒有別神如他們三人的神能這樣施行拯救。

  這三個人得救的奇跡給國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變了他過去對希伯來人之神的錯誤觀念。尼布甲尼撒現在讚美這位神的大能,公開宣佈這位神拯救了敬拜祂的人,並下旨處死任何不敬重這位神的人。他的表白證明他對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結語

  弟兄姊妹,主耶穌向門徒啟示有關末世的預兆,基督徒將會受到逼迫,我們要為主的名被眾人恨惡。我常常思考,有很多事情的發生,我們不能預測,也不能避免。聖經清楚提到,仇敵的攻擊必定來到,基督徒必定為主的緣故受逼迫,求主幫助我們。因為我們是軟弱的,我們需要常常數算主恩,記念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身流血的愛,今天我們能夠跟從主,就當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求主幫助我們,堅定我們的信心,使我們都有但以理三個朋友「即或不然的信心」。當我們遇到難處的時候,我們向神禱告呼求,神能施行拯救,即或不然,神必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求主幫助,讓我們更深的明白神的心意,愛主更多。願榮耀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