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太24:42 - 25:30
詩歌:369首 


  今年4月曾與弟兄姊妹分享信徒對「主必再來」冷淡的原因,包括面對世代的衝擊、靈性的低潮和失去愛慕主的心。那麼,我們要怎樣預備迎見祂的再來?馬太福音24章42及44節中,主提醒信徒要儆醒、預備祂的回來,接着主說出三個比喻,我們相信這些比喻都是向着教會說的,也是向今天的信徒說的,提醒我們當怎樣預備迎見神!

  從這三個比喻中,我們看見當主回來時,祂要在信徒中作分別的工作,就是基督台前的審判,歌林多後書5章10節「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主因着愛我們,盼望我們能從中得着提醒,好好預備自己,讓祂來的時候,我們都能一同蒙福,享受祂的快樂和與祂一同坐席。

 

忠僕與惡僕比喻 (太24: 45-51)

  忠僕與惡僕兩類僕人,引出兩個相反的結局!忠心就是對主人忠誠,忠於主人的託付。有見識可譯作精明、聰明、審慎,都指處事的態度。怎樣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就是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候適切地將糧食分給同伴。這不單指在教會作帶領的、傳道的,分享神的話來餵養神的子民,而且是我們每一位都要學習愛惜肢體,彼此供應別人,因我們都是主的僕人,應學習把主的豐富適時供應神家裏的人,就如適時的探望,問候、代禱、幫助、捐獻、勸勉、提醒、陪伴等等,我們需要主給我們智慧,以至能趁時而作。

  此外,我們認定只有主是供給者,也是真正生命的糧,我們只忠於主的託付作流通的管子,便不至自誇,當主人回來時看見,就稱許僕人有福了。相反地,若是惡的僕人,心裏便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便動手打他的同伴,並和醉酒的人一同吃喝,惡僕的表現,源於他心裏對主人沒有敬畏的心,並存有僥倖的心説:「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同樣若我們對主沒有敬畏的心,對「主再來」就沒有正確的認識,也沒有渴望,心裏想:「我的主必來得遲」,我們就會放鬆不儆醒,可能會成為惡僕!所以求主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惡僕因存着這樣的心思,就活出惡僕的生活──不愛惜同伴,動手傷害他們,並且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我們要常醒察内心:有否「主必來得遲」的心思?我們的生活又如何?我們雖未必出手打同伴肢體,但我們會否因不愛惜肢體而作出傷害他們的行動表現,例如:謠言、中傷、論斷、舌頭的軟弱、不是出於愛心的責備、絆倒別人的行為、心裏的嫉妒……這些可能已經傷害了肢體。惡僕並且沉醉享樂的生活。所以求主約束我們的心,彼得前書1章13節「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給你們的恩。」兩個心思帶出兩個生活,引進兩個結局──有福與重重的懲處!

 

十個童女的比喻 (太25:1-13)

  他們是童女,都是蒙恩得救的基督徒,都拿着燈,分別在於愚拙的拿着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拿着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裏。新郎延遲的時候,就顯明她們的分别,帶進兩個不同的結局,聰明的同新郎坐席,愚拙的卻被拒於門外。

  燈發光可指我們的見證,因主說我們是世上的光(太5:14),燈發光需要油,油在聖經中預表聖靈、膏油。所以我們不單要重生得救,還要靠聖靈行事,活在聖靈的引導中,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要結出聖靈的果子,被聖靈充滿,這些都是生命的成長!新郎的遲延,就是試驗有否預備油!今天主遲延未來,是試驗我們有否預備。我們要常作預備,恐怕我們今天自以為足夠,就不再預備。另外,也要為我們自己的屬靈生命成長多禱告,在新約聖經中,「儆醒」與「禱告」常連在一起(太26:41、彼前4:7、弗6:18)。有讀聖經的人認為「十個童女」是指離世的信徒,因聖經中「睡了」,常常指屬靈的沉睡,或肉身的死亡,這裏的「睡着了」,可指已離世的信徒。他們等候主很久,但因主延遲,以至他們離世時主還未回來,若是如此,更提醒我們好好把握在世的機會, 因生命成長只能當我們活在地上時學習,需付代價,別人的生命可以影響我們,激勵我們,但若自己不實踐、不付代價,恐怕生命仍不能成長,所以要愛惜光陰,離世後就不能逆轉了!

  兩種童女:聰明與愚拙,分別在於有沒有預備油,帶進兩個不同的结局,就是能與主在千禧年坐席,或是將被拒於門外!

 

按才幹受託的比喻

  三個僕人,卻分為兩類,帶進兩個不同的結果。重點不是僕人得多少恩賜,而是不論有多少恩賜,但有否忠心於主人的託付,盡責發揮恩賜!每個人在神面前所領受都可不同,有人多得恩賜,有人比較少,但總有一份。我們要學習運用神所賜予我們的恩賜,叫神得榮耀。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太25:19)「過了很久」説出神給我們足夠的時間機會,讓我們運用恩賜,而我們有否真的浪費了神的恩賜?「算帳」終必來到,不能逃避!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太25:27)是指甚麽?有些讀聖經的人認為,這是指着把自己交給教會。就是可以把自己好好地放在教會裏,接受教會的帶領、餵養,接受教會在服事上給自己的安排。學習在教會各盡其職。我們不要像那個拿一千的僕人一樣,不自醒,也不承認自己的軟弱和懶惰,反把責任推卸給主人,所以主責備他又懶又惡。最後主人稱他為「無用的僕人」,何等重的責備!若十個童女的比喻是指已睡的信徒,按才幹受託的比喻,就更提醒我們今天活着的信徒,要好好運用神所給我們的恩賜,免得將來又悔今天錯過!

  親愛弟兄姊妹,主必快來,當他再來時,會在信徒中作分別的工作,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所以,我們當預備好來迎見我們的神,願主藉他的話和聖靈在我們心中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