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帖前1:3;林前13:13;來13:1-8
詩歌:61首
今年主給我的負擔是藉著希伯來書十一至十三章在信望愛這三個題目上有點交通,之前跟大家交通過信心和盼望,今天繼續跟大家來交通愛。
雖說愛是最大,但信、望、愛三樣都發揮著不同的功用。信和望的對象是神和神的應許,但愛的對象除了神之外還包括我們身邊的人。
有人說保羅,彼得和約翰分別是代表信、望和愛的使徒。所以提到愛的時候,我們會想起約翰。約翰是代表愛的使徒,除了他跟主耶穌常常很親近,並在約翰書信中提到很多愛的學習,約翰被主呼召時是正在補網,主也呼召他作補網的工作。補網跟愛的學習有甚麼關係?大家有沒有從衣櫃拿件衣服出來時發現是破爛的,這時你會怎樣做呢?隨手丟棄,或是將這破爛的地方縫補好?現代人多數選擇前者,因為現代人物質豐富,不需要附出很多代價便能夠買件新的了,所以不會珍惜一件破爛的衣服。要補好這件衣服實在太花時間和心思了,除非這件衣服是很有記念價值或是你心所愛的,不然買件新衣來的得化算。約翰補網的工作正是愛心的工作,見教會出現很多破口,便歇力去修補。同樣你看見身邊的弟兄姊妹,有很多不合你意的地方,好像一件破爛不堪的衣服,你會怎樣對待他呢?不去跟他相交,找另一些志同道合的弟兄相交罷,正如在工作上與同事相處埋堆一樣;還是願意離開我們的舒適區域,去嘗試接觸、接納、甚至願意給與這位弟兄關心、扶持和幫助。我們在神面前都是千瘡百孔,神不丟棄我們,我們也不要丟棄人,特別是我們的弟兄,這便是愛的表現了。
早前有位院牧分享他在病房探病時遇上一位說「粗口」病人的經歷。他形容這個病人「十言九粗」,每一句都問候別人父母!但這位院牧卻沒有因此說:你不要再說粗口罷(因醫管局有條例不准在醫管局轄下範圍說粗口的)。反而神給他忍耐等候的心,細心聆聽這病人背後為何會有此言。那一刻主感動院牧向他分享:我聽到你今日心情很差和很多忿怒,院牧可以關心你嗎?之後他分享一個惡耗,原來癌細胞擴散至頸椎,是晚期了,痛苦萬分。而且家人也不明白他。這一刻他開始明白粗口背後的意思。是因為接受不了這個病帶來的惡耗甚至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愛。此時院牧握著他的手,為他祈禱,他便得著安慰。從這個分享中我也得著啟發,當我們遇到一位很久沒有返聚會的弟兄,與其向他說:為何不返聚會?聖經教導我們不可停止聚會的。不如說:弟兄很久沒有在聚會中見到你了,約你傾下了解你近況?然後為他代禱。每個人都是不完全的,今天在地上的教會都有很多破口。我們怎樣用愛去修補破口?正如補網要用合適的工具,希伯來書十三章提出一些我們要去注意的愛心的行動。
希伯來書十三章提出信徒愛心生活上各方面應盡之本份,叫信徒藉著彼此相愛榮耀基督。在此提出有六點:
作者一開始便說:「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作弟兄(包括姊妹下同)與作朋友不同,作朋友是可以選擇的,但作弟兄則沒有選擇,因為我們一重生得救大家便是弟兄的關係,正如肉身的兄弟是因血緣的關係成為兄弟,主內的弟兄則因著生命的關係成為弟兄,因為我們都是從同一個聖靈而生的,都有著同一個從主賜下的生命。
而論到弟兄相愛,希伯來書就只是短短的一句。因為「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3:18)所以不用多說,行動最實際。當然行動是要由內心發出的,並不是例行公事式的。因此我們務要常存這樣愛弟兄的心並附諸實行。這個愛弟兄的心是務要常存,務要因這是主的命令,常存是要我們時常記掛這樣東西,我們愛某弟兄並不是因為某弟兄可愛,而是因為我們彼此是弟兄的關係。每人都會有他的優點與缺點,當你真的去愛你的弟兄時,常常也會發現其實他也有可愛之處。
第二點關於愛心的學習便是「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在當時交通沒有今天的方便,旅行佈道的人有許多困難(沒有網上預訂酒店),而當時的信徒又常因信主的緣故,遭受各種打擊及逼害而離開家園(參來10:34及徒8:1),所以接待這些為主工作的神僕和為主受苦的弟兄,乃是古時信徒一種很寶貴的愛心工作。聖經對於這種愛心的行事也十分重視,主耶穌曾說:「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太10:40-41)今天這樣的接待服事機會不多。(最多也是間中接待外來講員)
我記得一次到馬來西亞公幹,會議完了太太來與我會合,打算在吉隆坡逗留一天便到檳城遊覽。當時經一位弟兄介紹我們到訪當地一間華人教會的負責弟兄,得到他熱情的接待。他駕車載我們在吉隆坡市週圍遊覽,最後還請我們吃晚飯,當時真是受寵若驚。因為我當時只是個初信主的小弟兄,與他素未謀面,我又不是甚麼傳道人,怎配得這樣的款待?這位弟兄實在有很好的學習,一味的款待我們。羅馬書所講的客要一味的款待,所用的字與這裡用愛心接待客旅是同一個字,意思是殷勤地接待的意思。客旅這個字更可譯作陌生人(當然這是在弟兄相愛的前題下)。若要我這樣地接待一個陌生的弟兄,實在不容易,但這位弟兄卻做到了。我想是因為被神的愛感動的原故。
第三是要記念被綑綁及遭苦害的人,好像自己被綑綁,肉身受苦害一樣。當讀到這裡時候,我們會否有聖經好像不合時宜的感覺?今天我們很少遇到為信主而受迫害的情況。但學習的重點在於後半句,就是說我們要有同理心。我們做醫護工作的很容易會失去這個同理心。因見慣很多「大場面」,很易會對一些患少毛病的人不夠體恤。「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12:26)。若我們能夠做到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這就表明我們是在同一個身體之中,我們若有身體的感覺,就更加能在弟兄身上顯出這個同理心了。
接著是要尊重婚姻,神最初造人是造男造女,婚姻是神在地上建立的第一個人倫制度。並且夫妻之間的關係是人際關係中最親密的,因為妻子是丈夫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結婚後每天早晚一同生活,所有缺點都會暴露無遺,因此更需要有愛的包容和維繫。這裡特別提到對配偶的愛要專一,因為夫婦的關係是預表基督與教會的關係,這關係若破壞了,便失去基督與教會的見證。所以今天魔鬼用很多方法去破壞神所設立的婚姻,除了很多婚姻受到第三者的破壞,或因夫妻不和而引致離婚收場,破壞了婚姻的見證。同性戀的充斥也扭曲了神設立婚姻的原意。因此我們作丈夫妻子的更加要竭力學習彼此相愛。
除了要實行愛心的行動,我們也要提防一些會破壞愛心的事。「貪愛錢財」是實行各種愛心生活的阻攔,無論是對弟兄,對接待客旅,對記念受苦的人,對夫妻的相愛上,都可能因為「貪愛錢財」的緣故,無法表現出信徒應有的愛心來。愛錢財的必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所以要實行相愛,就必須先除去貪財的心,在錢財上保持清潔。信徒保持自己不貪財的一個方法,就是「以自己所有的為足」。若不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就算是擁有很多財富,仍然會貪得更多。
信徒所以會貪財的另一原因,是由於不信賴神的應許,而為自己眼前或將來的生活憂慮。例如聽人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四百萬,於是便拼命籌算怎樣可以賺更多錢。
接著經文提醒我們要「想念並效法從前引導你們,並傳福音給你們的人」,就是學習他們依靠神的信心及愛人靈魂的心。並知道他們的結局是值得我們羨慕的。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
這令我想起最近被主接去的陳希曾弟兄。他本身是物理學博士,也是著名大學的教授。但他最為人熟識的卻不是他的物理學研究,雖然他在行內都有很出色的表現。他最為人熟識的反而是他對聖經的鑽研,但凡與聖經有關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化與及經文的解釋,他都有很深入的認識,並不辭勞苦地將自己的領受教導後輩。我想若他將研究聖經的時間用來研究物理學,他的成就不知超越多少人。但他的結局便不如今天一樣,就是被主稱讚:「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愛的最終極表現是「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就是願意不怕辛勞,將主所賜的恩賜去成為別人的供應。
最後總結這一段時聖經這樣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這跟某些異端所說的不同,他們說:律法時代的神是隱秘的,恩典時代的神是仁慈、寬容的,而國度時代的神是公義烈怒的,神的性情會隨著時代而改變,甚至在不同時代神的性別也有不同。這完全是欺騙人的荒話。因為聖經明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說明神的愛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直到永遠。祂的公義聖潔也是始終如一的。神在管教時也是出於祂的慈愛,但願人人能夠悔改。在這段經文中我們也可以看見愛的進程,從物質上的供應,跟著是患難中的支持,再進到親密的夫妻坦誠相對的感情關係,最後到屬靈上的供應,都需要有神的愛來推動和維護,我們願意在這些事上受一些勞苦,便能章顯神愛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