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敬拜詩集40首 


  教導孩童是很重要的,今天想跟大家看看聖經人物在這方面的榜樣,讓我們彼此勉勵。

 

摩西出生時的背景

  你們知道約基別是誰嗎?民數記廿六章59節說她生了亞倫、摩西和姊姊米利暗。約基別就是摩西的母親。

  在約瑟的年代,因著飢荒,雅各全家約七十人下到埃及。因約瑟的緣故,以色列人在埃及非常受到重視,亦因此在安逸的環境下度過了一段較長的時期,但卻慢慢淡忘了神的應許。

  甚麼應許?就是在創世紀十三章14-17節提及神應許給亞伯拉罕迦南的地方。約瑟臨終前,他再一次提醒以色列人,神必看顧他們,帶領他們離開埃及,到神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參創50:24)

  以色列人安居埃及數百年,人口多達二、三百萬,如何遷到迦南地?神自有安排。祂興起一位不認識約瑟的法老,並為著限制以色列人口,想出了三個方法:

  1. 加重勞苦,叫以色列人疲於奔命,使他們無法生養眾多。不單為法老建做積貨城,並派督工監管他們,不准他們懶惰。但以色列人仍然生養眾多。
  2. 殺男嬰。命令希伯來人的收生婆,在接生時把男嬰殺了。但收生婆敬畏神,並故意拖延,又說希伯來婦人很健壯,男嬰在收生婆到達前經已出生。
  3. 殺男嬰不果後,法老命埃及人,若見到希伯來的男孩,便把他們掉到河裏。摩西就是在這苦難的背景下出生的。

 

摩西出生與成長

  摩西出生後,因著法老的命令,約基別把摩西收藏了三個月。由於摩西的哭聲越來越大,不能再掩蓋,惟有把孩子交在耶和華手中。約基別把摩西放在一個蒲草箱裏,箱裏抹上石漆和石油。相信約基別為著心愛的兒子,必是預先精心製作一個防水的蒲草箱,並反覆測試,正如現今的父母也會為孩子預備各樣東西、興趣班,只是約基別所預備的是關乎嬰孩的性命!

  當她把摩西放入箱子,並把箱子擱在河邊蘆葦中,米利暗則遠遠站著觀看。「恰巧」公主到河邊洗澡,也「恰巧」她看見這個箱子。當然不會有這麼多「恰巧」,乃是在神的掌管中。約基別這個名字的意思便是「耶和華是她的榮耀」。當約基別將一切交託神,神也彰顯祂的榮耀。倘若其他皇室成員見到摩西,一定不會違抗法老命令,但偏偏這位公主卻敢於違抗父王的命令!姊姊米利暗機智地立刻向公主建議,找一位希伯來婦人替公主把嬰兒奶他。就在神這樣奇妙的安排下,摩西不但回到母親手裏,而且約基別也收得工價。

  摩西斷奶後進入皇宮,接受皇族最好的教育,並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由於埃及的信仰是崇拜多神,有動物、植物、星辰、自然現象等各種神祇。然而摩西卻沒有沾染了這些拜偶象的文化。在現今世代,若我們到外國留學數年,人也容易被外國事物所吸引,不知不覺間一些觀念亦會被改變。摩西雖貴為埃及王子,地位崇高,但他沒有把自己當作埃及人(「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見來11:24)),沒有在生活安逸的環境下被世界吸引,沒有忘記神應許與吩咐。

 

父母的影響力

  摩西到四十歲,心中起意去看望自己的弟兄,並護庇同胞,打死那埃及人。摩西為甚麼可以輕看埃及的榮華富貴?除了母親約基別外,相信再沒有其他人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在摩西小時候教導他是以色人這個身份,或許也用「奶媽」身份到皇宮探望時,灌輸正確教育,提醒他是神的選民這個身份。

  這裏讓我們反思,我們要如何教養兒女?送他們進名校、讓他補習、上各樣興趣班?但我們有沒有向他們灌輸聖經真理的教導?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神的兒女,是屬神子民的身份?

  透過摩西的出生與成長,我們不可輕看家庭的功用。雖然聖經對摩西的父母著墨不多,但他們的三個兒女(摩西、亞倫、米利暗),一門三傑,都成了整個以色列民族出埃及時代的偉大領袖。

  但怎樣的父母才可以培養出這樣的兒女?我想,摩西的父母是很平凡,但卻是非常偉大的父母,是有信仰,並對神很有信心的父母。所以,我們應該趁孩子還年幼的時候,告訴他人生真正追求的目標,他就不易受世俗的誘惑。因為當他走偏的時候,都有真理的光在他心中照耀他當行的路,使他從小就有一個堅定的方向。但假如父母只看重世界,看重吃喝虛榮,那麼會培養出甚麼樣的孩子來呢?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在他幼年的時候,你要教導他生命的路,到老他都不會偏離。

  父母當然希望兒女聰明,但「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見詩110:10),只要教導他們敬畏神,並遵行神的命令,就是聰明人。父母可以把很多的東西留傳給兒女,但唯獨信仰不能遺傳,但它可以影響兒女。正如保羅對提摩太說:「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裏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裏。」(提後1:5)。小孩子或許對聖經故事可能好熟悉,但他不一定有屬靈的經歷,所以信仰是要需要被教導的,能保守兒女不偏離。「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要教導、要傳揚、不斷的述說神的榮美,好叫他們仰望神,不忘記神的作為,惟要守他的命令。

  最後,我們可以學習作一個屬靈的「奶媽」,無論是自己的兒女,或是朋友的子女,向他們撒下福音信仰的種子,成為他將來生命的建造。

  我們也可以從詩篇廿三篇思想如何教導兒女。現在父母可以提供豐富的物質,好像牧羊人對待羊一樣,讓牠躺卧在青草地上。但我們有沒有讓兒女的靈魂甦醒,為神的名走義路?當他們行過死蔭的幽谷(當他們遇到生活上、學業上的困難),我們有否與他們同在?有沒有用杖幫助他們抵擋敵人?走迷歪路的時候,有否用竿去引導他們回轉?

  願神錫給所有作父母的有屬天的智慧去教導兒女,多為兒女屬靈生命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