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一40-42;太四18-22;路五1-11
詩歌:341首


  這三段經文是關於彼得跟從主的事。除了彼得以外,還有他的兄弟安德烈和他的同伴雅各、約翰這對兄弟。我們很容易誤會路加福音第五章所提及的與馬太福音第四章所記的是同一件事。路加福音提到的事是發生在革尼撒勒湖,革尼撒勒湖即加利利海,就是馬太福音所記的那個地方。雖然這兩處都是記載主耶穌呼召彼得,叫他得人如得魚一樣,並且同樣發生在加利利海,但卻是兩件事,因為其背景是不一樣的。彼得前後三次蒙主呼召。

 

一、在猶太初次蒙召作主門徒

  在約但河外,施洗約翰看見耶穌,指著祂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當中有兩個門徒安德烈和約翰,聽見他的話,就跟著耶穌,要看祂是一個怎樣的人。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問他們要甚麼?他們說:「拉比,你在哪裏住?」他們希望透過耶穌的生活認識耶穌。主對他們說:「你們來看」,於是他們便與耶穌同住了一天。起初他們只是對耶穌感到有點興趣,但經過與祂同住,便認識祂是彌賽亞。其中一個門徒安德烈,立即去找他的哥哥西門,領他去見耶穌。詳細情形約翰沒有記錄,卻記錄了一件重要的事——主耶穌看著他,對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就是彼得)。」你從今之後不要叫西門,要叫彼得。自此以後,他便叫彼得。記錄雖是這麼簡單,卻說明了一個事實——彼得承認耶穌是他的夫子。他承認耶穌,接受祂是彌賽亞,願意跟從祂,作祂的門徒。不久,他們四人返回加利利。

 

二、在加利利蒙召為得人漁夫

  主耶穌在猶太傳道一段時間,回到加利利。當祂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的時候,看見他們四人在海邊,主就呼召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這是他們自從在猶太分別後,主第一次向他們發出的呼召。這個呼召不是單單要他們作祂的門徒,他們在猶太已經承認是祂的門徒。這個呼召乃是要他們從今以後跟從祂,服事祂,與祂一起傳天國的福音。由這天開始,他們就跟從了耶穌。但不知因為甚麼原因,他們跟從主沒有多久便離開了主,重新回到打魚的工作中。

 

三、復在加利利再次蒙召得人

  路加福音第五章記載有許多群眾聚集在加利利海邊,他們要聽耶穌講道。當時有兩隻船泊在那裏,但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有另一隻船在那裏,是彼得的。於是主上了彼得的船,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從船上向群眾講道。講完道後,主吩咐彼得將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彼得說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我們從彼得的反應知道他那時沒有和主耶穌在一起)。當主耶穌周圍傳道的時候,他卻在加利利海打魚。他離開了主,重新作主呼召他之前的事業。雖然他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仍依從主的話下網。當彼得下網的時候,就圈住許多魚。彼得整個人都呆了!怎麼我整夜勞力都打不到魚,現在下網,竟然圈住這麼多魚呢?他把這網魚收起來,他的船竟然裝不下,要他的同伴來幫忙。一網魚竟然裝滿了兩隻船,而且船都幾乎要沉。

  當彼得看見這情景,他的反應是甚麼呢?他很興奮,歡喜也來不及?眼前一亮,這位耶穌真是了不起?不!他立即俯伏在耶穌的膝前,對主說:「主啊,離開我。」在我們來看,彼得惟恐主跑了,留住祂也來不及(好像主耶穌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他們立刻要求耶穌作他們的王。主暗中的離開他們,他們卻到處訪尋祂),為甚麼彼得叫主離開他?他不是看著這兩隻船的魚,他是看見他自己,他是一個罪人。

  究竟他當時想起的是甚麼,叫他想到自己是罪人?我們從主下面所說的話,大概知道他當時想的是甚麼。主耶穌是不是說:「不要怕!你的罪我已經赦免了。」?主耶穌乃是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主重覆了不久前向他發出的呼召。所以,我們明白整件事是彼得因主的呼召而跟從祂、服事祂,但沒有多久又離開祂。他想起的就是這件事,我曾經撇下我的船,捨棄我的網來跟從耶穌。但曾幾何時,我又離開祂,回到原先的地方。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我虧欠你,我沒有撒底的跟從你。

  他曾很清楚的認識主,被主吸引,知道祂是救主,作祂的門徒。當祂發出呼召時,又毫不猶豫的撇下所有的來跟從祂,這一切都是很清楚的。但為甚麼要離開祂呢?聖經沒有說是甚麼原因,但總是有原因的,他不會無緣無故跟了一些日子,又離開祂。當保羅與巴拿巴第一次旅行佈道時,半途巴拿巴的表弟馬可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旅程還未結束,馬可便離開他們。後來,他們準備第二次旅程。巴拿巴想帶同馬可一起去,保羅卻堅決反對馬可同行。聖經雖然沒有交代保羅因何如此堅決反對,但在他們這麼需要同工的情況下,保羅卻是這麼強烈的反對,相信必定有他認為不可接納馬可的理由。

  現在我們來看彼得,他跟從了一些時候又離開,那總是有原因的,我們從主的話大概可以揣摩得到一點因由。主對他說:「不要怕!」我們就知道當初彼得跟從主,慢慢他心裏有點懼怕。他怕甚麼呢?我們跟從主,無論是作祂的門徒,或是服事祂,甚至我們一生事奉祂,這條路總有些叫我們懼怕的緣由。曾經向一個福音朋友傳福音,她是拜偶像的。她願意離開偶像,歸向神。那時她雖然仍有些懼怕,但她的心很真誠。雖然害怕鬼魔會對她的家人不利,但願意相信,決心作主的門徒。誰知晚上收到她的電話,說她不信耶穌了。問她為何不信耶穌?她說她的女兒叫她千萬不要信,因為怕家人有甚麼事。無論怎樣鼓勵她,她都不願意信,連去探訪她,她也推辭說不用了。

  你要跟從主,有時難免會有些懼怕,有時是家人的反對,甚至反對越來越利害,便選擇退去;有時是在感情上有難處;有時是事業上有難處。當面對這些難處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跟不上去。有些在我們前面叫我們懼怕的,雖然願意一生服事主,起初在事奉主的道路上確實滿有信心、熱誠和負擔,但慢慢遇到的困難漸多,便會退縮。相信彼得也有許多這些困難——前途的問題。主耶穌沒有枕首的地方,你跟著這位沒有枕首的主,你怎有把握,怎會覺得安全?又有可能在傳道上遇到許多難處。在這段經文之前,記載主耶穌曾遇到很利害的反對,雖然有時有許多群眾擁擠祂,像這次一樣;有時又受到許多攻擊,甚至他們想祂死。可能這些場景彼得也曾目睹、感受過,所以他害怕。

  感謝主!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不論我們在哪種光景下退縮,主從來沒有丟棄我們。縱使我們要主離開我們,但主總不撇下我們。那麼,我們怎樣可以重新起來?主有很大的憐憫,很深的體諒。「不要怕」這就是主的安慰、憐憫、扶持。我仍然是這樣呼召你,你跟從我。盼望主憐憫我們,叫我們看見跟從主的路,雖曾有許多令主失望的地方,我們也許時刻翻變,但我們的主總是不改變,祂沒有丟棄我們,仍是願意這樣呼召我們,吸引我們,我們雖然有軟弱,但祂願意扶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