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盡心養育神所賜的產業──兒女
今天早上跟大家有分享的題目為「神所賜的產業」。甚麼是「產業」?一般都會想起珠寶首飾、房屋物業、自己的公司等。若你是經營農場的,場裏的牲畜,以及雞隻所生的蛋,都是你的產業。神賜各樣產業給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其中一樣:兒女。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127:3) 若有人送房子給我們,我們定當悉心裝修,花掉不少時間佈置。同樣,兒女是神給我們的產業、賞賜,我們更應用心經營。
為人父母其實非常辛勞。就如嬰兒初生之時,母親必須每隔兩三小時就給與餵哺,還有食後「掃風」、更換尿布,每晚起床兩至三次。但當兒女漸長,雖然沒有這種辛勞,卻要為他們張羅幼稚園、小學名單,為入讀作準備。小時候陪伴他們玩耍,長大了則要陪伴他們在學業上的温習。父母大部份時間,都是為兒女耗盡心力與體力。
教養孩童目標──帶領他們到神面前
但養育孩子的最終目標是甚麼?是傳宗接代?光宗耀組?還是養兒防老?但對於我們屬神的基督徒,最終的目標就是把他們帶到神面前。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這節經文「孩童」,不單是讀幼稚園的年紀,也包括青少年在內。
俗語有云「三歲定八十」,因為小朋友、年青的時候是學習及吸收能力最好的。因此,大部份的父母,也願意花費大量金錢及資源在教育開支上,諸如各樣的興趣班、學音樂、學畫畫,以至補習費用,冀望孩子能在知識及學業上有好表現,以至將來能出人頭地。
可是「教養」一詞在聖經中卻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指將一些東西奉獻給神。這提醒我們要將孩子奉獻給神,願意讓神帶領孩子走人生的道路,願意按照神的旨意教養和帶領孩子。除了教導他們聖經的教訓,也要一起參與教會的聚會,帶領他們認識神。因此作父母必須從小灌輸他們正確的信仰,學習像耶穌一樣「以父事為念」。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 這裏所講的智慧,並非指讀書考試的聰明智慧,乃是指關乎人的一生的真智慧!試想想,若下一代不認識神,得不到神的救恩,那麼即使學業上名列前矛,在神面前,他們仍是「愚昧」的。
最有效的教導──父母身教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19:14) 究竟要如何把小孩子帶到主跟前呢?是否只把他們帶來兒童主日學就可以呢?雖然主日學老師悉心編排課程,務求課程又吸引又能將神的話清楚教導,可是主日學老師一星期只能見小朋友一次,每次最多只有一小時。因此,單倚靠主日學老師教導是不足夠的。
其實,最好的教養是由父母以身作則,用榜樣教導孩童,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不斷的影響孩子。父母的「身教」確實對於幼年的孩子來說,是最有效的教導。孩子很會模仿,雖然他們有時候不明白,但透過觀察大人的言行舉止,很快的就會烙印在腦海裏。因此,為人父母,在孩子還不懂甚麼是禱告,就得先常常陪他禱告;在孩子還不懂得去教會、為甚麼要去聚會、甚麼是規矩……父母就得先帶領他們,成為孩子榜樣,讓孩子漸漸在信仰與品行的薰陶中成長。
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年老一百歲的時候,妻子撒拉生了以撒。以撒是亞伯拉罕和撒拉得來不易的愛子,他愛以撒的心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要亞伯拉罕為以撒死,相信他完全做到。以撒從小就感受父母對他的愛,亦不會對父親亞伯拉罕有任何懷疑,全心信靠,亦完全相信父親不會傷害他。
可是,當神要亞伯拉罕要把以撒獻為燔祭的時候,亞伯拉罕是沒有任何抗拒的完全順服了。當亞伯拉罕「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裏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創22:9) 聖經沒有提及以撒有否掙扎,我想倘若以撒掙扎抗拒,以亞伯拉罕一百歲的身體情況,未必能成功捆綁以撒。當以撒被綁,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舉刀向以撒那一刻,我想以撒一生都不會忘記。以撒並非不會忘記父親想要殺他他,而是在這事上親身經歷到父親亞伯拉罕所信奉的這位神是滿有預備的。以撒從父親身上學習對神要有完全順服,要有完全的信心。作父母的要有對神發自內心的尊敬和熱愛,以作孩子屬靈榜樣,要孩子明白甚麼都可以放下,唯獨不可以放下神。
父母也要帶領孩子讀經禱告親近神,要學習不論事情大小,都向天父分享。開心高興的事情學習多謝天父及主耶穌。若生活上遇到難處、不快樂時,要向主耶穌傾訴。父母每天都需要花時間,讓子女傾訴他們每天的經歷。也利用每一件事,帶領並教導子女凡事向神禱告、感恩。不論小朋友被蚊咬、升小學、升中選校,以至小朋友或父母生病,我們也要藉着每一件事,教導子女學習禱告交託給主,教導孩子向神說話,把心裏的事情告訴神,難處也跟神說,神會給你解決一切的問題。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6:4-7) 父母也要把神吩咐我們的說話教導兒女,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要把握機會作這樣的教導。
如何管教兒女?
除了教導之外,「管」也是很重要。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23:13-14)
「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惡人加多,過犯也加多,義人必看見他們跌倒。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裏喜樂。」(箴29:15-17)
體罰不是家暴,聖經提及的管教是出於愛。沒有愛的體罰可能就是家暴。作父母的要控制怒氣,特別是預備責罰之時,要回想神怎樣愛我們。好像牧羊人愛羊群一樣,牧羊人用杖、用竿去引導偏離、迷失的羊重回正路,而不是用杖、竿責打羊隻致受重傷。
提到「杖」和「竿」。「杖」也作「棍」,比竿短,是用來數點、拯救羊群。若有野獸來捕獵羊,牧人就會用杖保護羊,把野獸趕跑。主常常與我們同在,祂用祂的杖趕跑仇敵,又用祂的竿把我們挽回。當我們失迷真道,陷溺罪中,主藉着聖靈光照我們的心,使我們明白,重新回歸正途。我們偏行己路的時候,祂用祂的「竿」來規範我們,修正我們偏差的腳步,把我們引到平安、蒙福的路上。就好像牧羊人用「竿」勾住羊頸,引導小羊回歸正路。
弟兄姊妹,在過去幾十年,社會有很大的轉變,個人主義在很多西方國家正慢慢改變很多人的思想。我並不是說個人主義的對錯、優點或缺點,但我們需要知道仇敵正在無聲無息地擄掠人心,把很多錯誤的思想、似是而非的教訓慢慢蠶食我們的下一代,甚至作父母的中了魔鬼的計謀也不自知。從前粵語長片常常描述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要孝順父母,鄰舍彼此幫助。但現在的電視劇所描述的愛,是「大叔的愛」(講同性戀的劇集)。或者看過的都覺得好好笑,但是我們要小心,仇敵正在一點點地改變人心,叫我們對罪鬆懈,甚至影響我們下一代。
父母帶小朋友到戲院看戲後,沒有跟小朋友解釋電影的內容都是虛構,是假的,某些內容跟聖經教導不符,甚至是違背聖經教導。若作父母沒有好好盡責任,沒有好好管教下一代,實在有愧神給我們的賞賜。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3:19) 各位小朋友、年青人請記得,你們的父母是非常愛錫你的,他們對你的責備管教,都是出於愛,千萬不要覺得父母「囉嗦」,因為父母的人生閱歷都較豐富,對兒女的善意提醒,都應該認真聆聽、仔細地思考。
「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或譯指教)。」(箴1:8) 過往社會上有很多人吸食毒品,母親常常教導提醒我們,便宜莫貪,提防被騙,以至協助他人運毒也不知。我作父母的,對於大是大非的事情,也會常常不厭其煩地提醒子女。但在現今社會,有着各樣的引誘,慢慢地使我們的下一代,甚至父母本身,在不知不覺下遠離神。
總結
現今是科技發達的年代,不少人總是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不離身,無時無刻在「處理事情」。現在的年青人較少閱讀書藉,也少看聖經,人心總是被很多事情吸引。求主憐憫,讓我們常常儆醒等候主。作父母的要帶領孩子讀經禱告親近神,要學習事無大小也向天父分享,並利用每一件事(包括電視電影的內容,網絡上的資訊),清楚教導子女哪些事情是不合符聖經教導,是天父不喜悅的。並且常常為子女屬靈生命成長擺上禱告,讓子女清楚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正如主耶穌愛我們一樣.
人一切外在嘅產業,無論金錢、珠寶首飾、房屋物業,以至自己所開的公司都可以傳留給下一代。但唯獨是神給我們的救恩,是不可以遺傳的。作父母的,只需要用心「栽種」,盡力「澆灌」,耶和華神必使他們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