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代下34-35章
一、引言
南國猶大的君王都是大衞的後裔,屬靈的光景比北國稍好。南國猶大共有19個王,但卻只有8個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包括亞撒、約沙法、約阿施、亞瑪謝、烏西雅、約坦、希西家和約西亞。在這八個王當中,約沙法、希西家和約西亞是比較好的。前兩次已和大家交通了約沙法王和希西家王,今天交通的題目是「從約西亞王吸取屬靈的教訓」。雖然約沙法、希西家和約西亞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在他們作王的經歷中,也有失敗的地方。因此甚願我們能從約西亞王的一生中吸取屬靈的教訓,學習我們該學的功課,就能討神的喜悅。約西亞王失敗的地方,我們需要警惕,以免重蹈覆轍,惹神的怒氣!
二、我們該學習的功課
1. 極力清除各地的偶像
約西亞是南國猶大第15個王,希西家是他的曾祖父,希西家曾經帶領猶大作了一次很大屬靈的復興,可惜他的兒子,即是約西亞的祖父瑪拿西再行惡,並且他作了55年王,將國中拜偶像的風氣推到絕境。約西亞的父親亞們也是行惡、拜偶像的。所以當約西亞登基作王時,猶大國的屬靈光景是極其敗壞的!
「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衞所行的,不偏左右。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尋求他祖大衞的神。到了十二年才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眾人在他面前拆毀巴力的壇,砍斷壇上高高的日像,又把木偶和雕刻的像,並鑄造的像打碎成灰,撒在祭偶像人的墳上,將他們祭司的骸骨燒在壇上,潔淨了猶大和耶路撒冷;又在瑪拿西、以法蓮、西緬、拿弗他利各城,和四圍破壞之處,都這樣行;又拆毀祭壇,把木偶和雕刻的像打碎成灰,砍斷以色列遍地所有的日像,就回耶路撒冷去了。」(代下34:1-7)
約西亞拆毁各地拜祭偶像的邱壇,將偶像打碎成灰,將灰撒在拜祭偶像人的墳墓上,並將拜祭偶像祭司的骸骨在壇上焚燒,可見他對於拜偶像的罪惡是恨之入骨的,他要將全國拜偶像的風氣滅絕淨盡!約西亞不單止清除猶大國內的偶像,他還清除已被亞述所滅北國以色列內各城中的偶像。瑪拿西、以法蓮、拿弗他利都是從前北國的地方。「從前以色列諸王在撒馬利亞的城邑建築邱壇的殿,惹動耶和華的怒氣,現在約西亞都廢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王下23:19)這些地方已被亞述所佔據,因此他是需要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也必定付上了極大的努力和代價,才能達到目的。
我們有沒有看重任何人事物高過神,成為了我們心中無形的偶像,攔阻了我們去追求和服事神呢?我們應該都知道要清除這些無形的偶像,我們也應該知道我們不可以陷在罪惡中。但面對這一切,我們有沒有約西亞的感覺呢?對於這些攔阻我們去追求和服事神的偶像和罪惡,我們是否好像約西亞一樣恨之入骨呢?我們是否願意將它們滅絕淨盡呢?我們是否容讓自己長時間陷在這些軟弱中,而不願意下定決心,也不願意採取任何行動、付上任何代價去作改變呢?我們實在需要學習約西亞對付拜偶像罪惡的決心和勇氣,並且付上努力和代價去作改變!
2. 重視神的吩咐
約西亞王第十八年,約西亞派書記沙番和史官約亞去辦理修葺耶和華聖殿。他們把從猶大和以色列全地收來修理聖殿的銀子,轉交聖殿的督工來辦成這件事。
「他們將奉到耶和華殿的銀子運出來的時候,祭司希勒家偶然得了摩西所傳耶和華的律法書。希勒家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殿裏得了律法書。』遂將書遞給沙番。沙番把書拿到王那裏……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王聽見律法上的話,就撕裂衣服,吩咐希勒家與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迦的兒子亞比頓、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亞撒雅說:『你們去為我、為以色列和猶大剩下的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我們列祖沒有遵守耶和華的言語,沒有照這書上所記的去行,耶和華的烈怒就倒在我們身上。』」(代下34:14-21)
約西亞王在修葺聖殿時偶然發現了律法書,當他從律法書中知道他的列祖並沒有按着神所定的律法、典章、誡命去行,並沒有按着神的吩咐去過分別為聖的生活,他的心裏極其哀傷、難過;他撕裂衣服,心裏極之懊悔和傷痛!他也吩咐臣僕為着他們列祖的失敗去求問神。
我們都知道若我們做了一些不該作的事情,我們就是犯了「不義」的罪。但聖經裏除了指出許多我們不該作的事情之外,也有很多要我們「去行」的吩咐。例如神吩咐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要「愛人如己」(可12:31)、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要「順着聖靈而行」(加5:16)、要「愛惜光陰」(弗5:16)、要「孝敬父母」(弗6:2-3)等等。若我們沒有按着神這些吩咐去行,我們也是犯了罪。我們是犯了「不行」的罪。因為「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我們是否重視神的吩咐呢?約西亞看見他們並沒有按着神的吩咐去行,就心裏哀傷、悲痛、撕裂衣服,並去求問神。這實在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我們一般只為着犯了罪而心裏難過,向神認罪悔改。但當看見有許多事情我們並沒有按着神的吩咐去行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約西亞悲傷、懊悔的感覺呢?我們實在需要有約西亞這樣的感覺,因為這個感覺能催促我們按着神的吩咐和教導去生活。我們除了不可犯罪之外,也需要盡力按着神的吩咐去行,否則我們就犯了「不行」的罪了!
3. 不貪圖眼前安逸
「於是,希勒家和王所派的眾人都去見女先知戶勒大……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照着在猶大王面前所讀那書上的一切咒詛,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覆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着這地和其上居民所說的話,你便心裏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裏,我要降與這地和其上居民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致親眼看見。』」」(代下34:22-28)
祭司希勒家按着約西亞的吩咐去求問女先知戶勒大,神藉着先知向他說因猶大沒有按着祂的吩咐去遵行律法,反倒去拜偶像,向別神燒香,神必定降禍與這地和地上的居民。但因約西亞心裏敬服神,在神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哭泣,因此神應允約西亞不會在他有生之年親眼看見這一切的災禍,這災禍只會在他離世後才臨到。
約西亞聽到神的話有甚麼反應呢?其實類似的事曾經發生在他的曾祖父希西家的身上。當神醫治了希西家的病及應許多給他15年壽數之後,巴比倫的使者來窺探猶大國的虛實。希西家因着驕傲就將國中一切的財寶及軍備都給他們看。先知以賽亞向他說因着他的驕傲和愚昧,他的財富和後裔會被擄到巴比倫去。希西家卻因這災禍只發生在他的後裔身上,在他的年日中,仍然有太平和穩固,因此就貪圖了眼前的安逸,沒有向神認罪悔改,也沒有尋求解決的方法,這是希西家的一個很大的失敗!約西亞的反應卻和希西家相反,雖然知道災禍並不會發生在自己的年日中,他卻不貪圖眼前的安逸,盡力去作挽回的工作。約西亞王招聚了一切居民和祭司、利未人、長老來到聖殿,他就把從聖殿裏獲得的律法書讀給他們聽,並且向神立約。「王站在他的地位上,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代下34:31)約西亞更帶領眾民守逾越節,並向神獻上極為豐富的祭物。「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裏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代下35:18)雖然災禍並不會發生在約西亞的日子中,但他卻不貪圖眼前的安逸,盡力挽回猶大國敗壞的屬靈光景!
在這件事上,我們有該學的功課。若個人或家庭陷在屬靈的低潮或罪惡中,不要因為神仍未施行審判,生活仍平順,沒有任何難處,就貪圖眼前的安逸,不願意付上代價作任何的改變。相反,需要趕快回轉歸向神,離開敗壞的光景。若察覺教會有屬靈的危機,就需儆醒,並及早與肢體和同工們交通,同心向神禱告,尋求解決的方法。
4. 回應神的呼召
在約西亞之前約300年,因所羅門王犯罪,神將以色列分裂成為兩個國家,北國仍稱為以色列國。北國第一個君王耶羅波安為了鞏固國位,阻止百姓返回南國首都耶路撒冷獻祭,所以在北國伯特利和但放置了金牛犢,並且築壇獻祭,帶領百姓拜偶像。「那時,有一個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從猶大來到伯特利。耶羅波安正站在壇旁要燒香;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向壇呼叫,說:『壇哪,壇哪!耶和華如此說:大衞家裏必生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邱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王上13:1)原來神早在300年前已預言大衞家必生一個子孫名叫約西亞,他會拆毀伯特利拜偶像的壇,並將墳墓裏的骸骨燒在壇上,以除掉拜偶像的惡習。約西亞尚且年幼時,就尋求他祖大衞的神。在他身邊必有信奉神的臣僕將300年前神的預言告訴他;即使沒有臣僕告訴他,相信神也必親自向他作出呼召。約西亞知道之後,就回應神的呼召,極力拆毁全國一切的偶像,也不惜一切去拆毀已受亞述统冶伯特利的壇和偶像。「他將伯特利的壇,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裏、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築的那壇,都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並焚燒了亞舍拉。約西亞回頭,看見山上的墳墓,就打發人將墳墓裏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污穢了壇,正如從前神人宣傳耶和華的話。」(王下23:15-16)
我們都是「蒙恩、蒙愛」的人,因為我們已得着從神而來莫大的恩典。但我們也是「蒙召」的人,神向每一個祂所拯救的人都發出呼召,呼召我們來跟隨、服事祂。正如神將以色列人從埃及拯救出來,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以色列人事奉祂一樣。我們是否願意回應神的呼召呢?我們是否只願意得着從神而來各樣的恩典,但卻不願意回應神的呼召,不願意為神擺上自己該擺上的一份呢?約西亞極力回應神的呼召,不惜一切的擺上,是我們需學習的榜樣。
5. 獻上年青的力量
約西亞登基作王的時候,他年僅8歲,他作王第八年,即是16歲時,「尚且年幼,就尋求他祖大衞的神。」到了作王第十二年,即是20歲,就除去國中一切的邱壇和偶像,潔淨猶大、耶路撒冷,甚至從前北國的地方。到了作王第十八年,即是26歲,就修葺聖殿,發現律法書。他帶領眾民向神立約,要盡心盡性的順從神,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並帶領全國守逾越節,按着律法書的定例獻祭。約西亞將自己年青的力量全部奉獻給神,從16歲至26歲之間,他為神作了極大的工,也為猶大國作了很大屬靈恢復的工作!我們是否願意獻上年青的力量,被神使用呢?若你是16以下,你是否願意好好的裝備自己,來走前面屬天的路呢?若你16至26歲,你是否只願意努力讀書,為着爭取美好的前途;或只願意在工作上拼搏,雄心壯志地去追求地上的成就呢?你是否願意好像約西亞一樣,為神獻上年青的力量,多作屬靈的追求,多作神的工呢?若你已是26歲以上,是中年或已年長,你是否願意按着神給你的力量,盡忠努力地服事神呢?甚願約西亞為神獻上年青的力量能激勵我們,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三、我們需警惕的地方
「這事以後,約西亞修完了殿,有埃及王尼哥上來,要攻擊靠近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約西亞出去抵擋他。他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他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弓箭手射中約西亞王。王對他的臣僕說:『我受了重傷,你拉我出陣吧!』他的臣僕扶他下了戰車,上了次車,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葬在他列祖的墳墓裏。」(代下35:20-24)
當約西亞作王的時候,猶大國面對的外敵是巴比倫、亞述和埃及。亞述早在希西家作王時已經滅了北國以色列,但到了約西亞時,因為巴比倫已崛起,亞述的勢力已逐漸衰弱。
這件事之前亞述首都尼尼微已被巴比倫攻破,被打敗的亞述軍隊在迦基米施重整旗鼓,準備再與巴比倫爭戰。埃及王尼哥取道猶大國揮軍北上,有些解經的説是要去攻擊亞述,也有些說是協助亞述對抗巴比倫。但約西亞卻在米吉多平原截擊尼哥,不讓他從國境經過往迦基米施,結果約西亞在這戰役中戰死沙埸,這是十分可惜的!約西亞在這件事上犯上了兩個錯誤,需成為我們的警惕!
1. 不相信神使用外邦人向他說話
埃及王尼哥已向約西亞表明這是神吩咐他作的,請他不要干預神的事。但約西亞卻不相信神會藉着外邦人向他說話。其實神是掌管萬有,也掌管人心的,祂也會使用外邦人來成為以色列人的幫助和提醒。就好像以色列人被擄70年之後,神感動波斯王古列,使他釋放被擄的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一樣。今天神也會使用不信的人向我們說話,成為我們的提醒。例如若你主日不回來參加聚會,卻約了朋友去「飲茶」(即是品茗),你不信的朋友可能會問你今天你不是應該參加教會聚會的嗎?若你的言行有不合乎神心意的時候,不信的人也會向你說你不是信耶穌的嗎?為甚麽信耶穌的人都會說這些話,作這些事呢?所以,我們除了要聽從肢體們在主裏的交通,我們也需留意神藉着不信的人給我們的提醒。
2. 違反神的心意
埃及王尼哥經猶大國去迦基米施,無論甚麼原因,都是神的計劃,約西亞不聽從神藉着尼哥給他的說話,攔阻尼哥往迦基米施,就是干預了神的事,違背了神的心意。在這件事上,約西亞並沒有好好的向神禱告,也沒有向先知求問,只按着自己的感覺去行,這樣就作了違反神心意的事情,招致嚴重的後果!因此,我們要凡事按着聖經的教導,按着神的心意去行。有疑問時,需專心向神禱告,留意聖靈的引導;並與屬靈愛主的肢體交通,以尋求神的意思。切不可只按着自己的感覺和喜好去行,以致作了違反神心意的事情。
四、結語
約西亞是一個很好的王,他最終戰死沙場,實在是非常可惜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耶利米也為他作了哀歌(代下35:24-25)。從另一個角度看,約西亞的離世,就應驗了女先知戶勒大所説,他不用在20多年後親身經歷猶大國被巴比倫所滅,聖殿被毁,兒孫、國民被擄到巴比倫的悲劇。這一切對約西亞來說,可能比死亡更加難受!甚願我們在約西亞王的經歷上學習該學的功課,他的錯失也成為我們的警惕,使我們能成為更蒙神喜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