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鼓勵我們要勇敢(tharseo),達祕英文聖經翻作:Be of good courage。

  「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就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正在海邊上。有一個管會堂的人,名叫睚魯,來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再三的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 (路8:42因他有一個獨生女兒,約有十二歲),求你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癒,得以活了。耶穌就和他同去,有許多人跟隨擁擠他。」(可5:21-24)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他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他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繸子),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於是他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他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麼。耶穌周圍觀看,要見作這事的女人。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路8:47把摸他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着眾人都說出來。) 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你的災病痊癒了。(太9:22耶穌轉過來,看見他,就說:「女兒,放心(要勇敢Be of good courage)!你的信救了你。」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可5:25-34)

  「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裡……就帶着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就拉着孩子的手,對他說,大利大古米 (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 那閨女立時起來走。他們就大大的驚奇,閨女已經十二歲了。」(可5:35-42)

  聖經沒有記載這女人的名字,只說她患了十二年的血漏。血漏是指女性在經期以外不停流血,由於醫生無法幫助她,對她而言已是絕症,只能眼巴巴看見自己的身體不斷衰退。律法把血漏定為不潔,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的床、所坐的物都要看為不潔淨,凡摸這些物件的,必不潔淨到晚上(利15:25-27)。因此,她只能長期生活在「自我隔離」的狀態下。由於有醫生願意醫治她,她本來可能是個有權有勢或有錢的人,但最終卻受了許多的苦,不但花光了錢,病勢反倒更重。人的盡頭成了神的起頭,因她聽過耶穌的事,心裡來了一個意念,就是「摸耶穌的衣裳繸子,這病就必好了。」很明顯,是從神而來的意念,是神對她說話,便得着信心。律法規定以色列男人要在外衣上四圍作繸子(申22:12),繸子象徵律法,好叫他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神(民15:37-40)。因此衣裳繸子是神的子民遵行神命令,成為聖潔的象徵。她渴望得醫治,也渴望聖潔,便不顧一切,排除萬難地去達成這心願。她不想驚動任何人,不願意被其他人發現,也不想驚動耶穌,因耶穌要趕往睚魯的家,誰也知道睚魯的女兒快要死了。她越過群眾和自己的障礙,憑信心只定睛在耶穌的身上。就像主曾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 最終她果然因着信心得到肉體上的醫治,然而她的心靈卻仍然充滿恐懼。主要使她變得完全,為了進一步醫治她的心靈,讓她得到生活的勇氣,因此特意找她出來,要求她在眾人面前作見證,並鼓勵她,說「要勇敢(Be of good courage)!你的信救了你。」你的信救了你也可解作你的信使你變得完全(make whole)。要知道在耶穌說這句話之前,已釋出能力醫治她了。在熱鬧擁擠的人群中,只有耶穌和這個女人知道在這一刻發生了這麼奇妙醫治的神蹟。主要她憑信心勇敢地生活成為完全的人,原因是主自己有能力。她雖然微少,但主知道她,主為她停步,主實在愛她,也愛我們每一個。

  有一個管會堂的人,名叫睚魯。他是會堂的領導人,由選舉產生,負責敬拜和一切行政等事務,也是長老們的首長,總之是有地位和受尊重的人。她的十二歲女兒病到面臨死亡。按猶太人的習慣,女子滿十二歲便踏入成人階段,開始要遵守宗教上的各種禮儀。有些父母就在孩子十二歲時帶他們上聖殿去(主耶穌的父母亦然)。這女孩的人生本應充滿盼望,可惜,死亡的陰影叫她和家人走向絕望。一個有地位的人,不但在岸邊等耶穌,也向耶穌俯伏,並且「再三」的懇求,表明他的確有很大的信心,在最危急的關頭,沒有找別的醫生,只相信耶穌必定能醫治他的女兒,把一切的盼望都押注在耶穌身上。就在包括耶穌等所有的人都奔往他家之際,出現了患血漏的女人,而耶穌卻主動停步,找她出來與她談話,似乎故意拖延了時間。他心中必定不明白為甚麼在這爭分奪秒的情況下耶穌要停下來,心裡必定心急如焚。及後更是晴天霹靂,因為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可5:35) 最壞的消息終於來了,睚魯也許信心受到考驗了,縱使剛剛見證血漏女人得到醫治,卻對自己面對難處時便信心不足,我們亦然。「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就在此刻,耶穌向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人都死了,還信甚麼呢?幸好他接受耶穌的鼓勵,他並沒有放棄,並沒有同意「何必還勞動先生呢」這句說話,所以他仍然帶着耶穌到他的家,最終他的女兒便得救了。

  • 「十二」代表完美:以色列十二支派、以琳十二股水泉、大祭司胸牌十二顆寶石、以色列人過約但河要取十二塊石頭、十二門徒、十二營天使、新耶路撒冷十二個門。
  • 血代表生命:「惟獨肉帶着血,那就是他的生命。」(創9:4) 血漏就是漏掉生命。十二年來血流不止象徵生命不斷並且完全地流逝。我們屬靈的生命否也在漏掉中?甚麼使我們漏掉生命?我們又找了甚麼「醫生」?人的罪使人漏掉生命。
  • 漏掉生命最終面臨死亡 (睚魯之女兒),十二歲的女孩子本充滿希望,死亡卻忽然臨到,完美的生命中出現了死亡。主耶穌不但要治好我們的血漏,也要給我們復活的生命。主要求我們要勇敢,因他有能力,就是復活的能力。「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1:19)
  • 我們是否相信耶穌有能力呢?是否願意在生命中觸碰耶穌呢?我們是否因相信耶穌有能力而勇敢去生活呢?很多人都擁擠耶穌,但真正觸碰到耶穌的只有這血漏女人,我們有沒有像這女人把一切盼望都放在耶穌身上呢?我們人生有很多目標,包括工作、讀書、聚會等等,但最終的目標是否願意在每一個細節上能觸碰耶穌,得着主的能力?還是雖然我們找了很多「醫生」,但仍然流血不止,漏掉屬靈的生命?主的心意不但是要我們得救,像血漏女人得到肉體醫治,主還鼓勵我們基於主有能力,憑着信勇敢的生活,使我們得以完全。主願意為她停步,也願意為我們停步。
  • 「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wings;原文是Kanaph:翅膀) 有醫治之能。」(瑪4:2) Kanaph:翅膀、邊緣、角邊。猶太人有一塊被稱為翅膀的禱告布,是因為他們把禱告布放在頭上,若把雙手伸展,那塊布便形成翅膀的樣子。公義的日頭就是耶穌,其翅膀就是主的禱告布或釘了繸子的外衣。所以,血漏女人必定是讀了這節聖經,也因為聽了耶穌的事深信耶穌就是那公義的日頭,最終得到那「醫治之能」。消息傳開後,「那裡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帶到他那裡,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摸着的人就都好了。」(太14:35-36) 神的話實在是帶有能力,就如天使曾對馬利亞說:「不要怕……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1:30-38) 主有能力,我們便可以勇敢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