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在世上你們有(shall have)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but be of good courage;和修: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背景
-
約翰福音14至16 章是主耶穌與門徒共用逾越節晚餐那天,給門徒的最後講論,內容包括:
-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 是到天父那裏為門徒預備地方,將來他會來接他們去天父那裏,與門徒永遠同在
- 主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信靠他的就能到天父那裡去
-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就是真理的聖靈
- 聖靈永遠與信徒同在,引導信徒進入真理,更認識耶穌
-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
- 主耶穌是真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枝子與葡萄樹連結,結出豐盛果子
-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
- 「最後講論」的最後一句:「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
- 第17章記載主向父神的祈禱;18章記載主到客西馬尼園
- 主直接指出,在世上就有苦難,並沒有應許信主的人沒有苦難
- 人信神當然盼望得到平安,但主耶穌卻對門徒說他們有苦難,這的確是很難接受的
- 其實耶穌並沒有說苦難必然是因為信主而來,只是說在世上我們是有苦難的
苦難之因
- 神創造了世界,但並沒有創造苦難。罪惡帶來苦難,地也因人犯罪而受咒詛。「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6:7) 自己或他人犯罪,也可以帶給自己苦難。又因地受咒詛,大自然也可成為苦難的源頭。因此,當新天新地還未來到,天災人禍等苦難仍是會突然來到
- 雖然神會容許某些苦難發生,但仍不能說苦難是神所創造的
- 苦難其實只是暫時的,亦在神掌控之內。「那賜諸般恩典的神……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10)
- 主耶穌尚且也常經憂患,我們又怎可能逃避呢?
苦難有其正面果效
- 初生嬰孩哭了才懂呼吸,不哭的便被醫生打到哭:苦難使嬰孩保存性命
- 孩子打了防疫針可增強扺抗力,父母也忍住讓他受苦:苦難使孩子長遠得益
- 浪子沒有遭遇大飢荒的苦難便不會悔改回家:苦難叫浪子回頭
- 以色列人沒有苦難便不願離開埃:苦難叫以色列人回應許之地
- 「你興盛的時候,我對你說話,你卻說,我不聽。」(耶22:21):苦難叫人聽神的話
-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申32:11):苦難使雛鷹學會飛翔
- 「那賜諸般恩典的神……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10):苦難使人被神成全堅固
- 「苦難」原文與同章21節婦人生產的「苦楚」相同,指信徒在世上的苦難,有如生產時的陣痛,陣痛之後卻是喜樂:「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他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16:21)
苦難與世界的關係
- 在世上(世界)才有苦難,新天新地裡並沒有苦難:「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4)
- 世界:不單指著有形的物質世界(地球);更是指著世界背後無形的權勢和系統
- 人很喜歡世界,因此要賺取世界:「人若賺得全世界」(太16:26),但其實世界是主和基督徒的敵人
- 「世界」已被罪惡和魔鬼污染了,「世界」已不再是神看著是好的那個世界
- 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5:19) 聖經稱那惡者為世界的王 (約12:31, 14:30, 16:11)
在世上主有苦難,但卻勝過世界
- 主在天上並沒有苦難,但他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便經歷了苦難
-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賽53:3)
-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9:58),最終還被出賣,釘身十架
- 魔鬼就是用世界來試探主:「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路4:5-7)
- 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太4:10)
- 主勝過了世界,雖有苦難,但學了順從。「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5:8)
面對苦難的態度:要勇敢
-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了世界。」
- 哪裡來的勇氣?因為主已經勝了世界
- 當天的主耶穌曾經與世界爭戰,並且得勝
- 我們也要與世界爭戰, 在戰場上其中不可缺少的便是勇氣
- 所以主提醒我們要有勇氣,要在與世界的爭戰中得勝
- 但我們單有勇氣也是不可能勝過世界,有勇也必須有謀
面對苦難的方法 (1):在主裡面
-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了世界。」
- 『在我裏面』對『在世上』;『平安』對『苦難』
- 由於主耶穌已經勝過世界,若果我們居住在耶穌裡,我們也能勝過世界
- 我們在主裏,主在我們的外面,面對世界的是我們的主,是我們的主站在我們與世界之中,主勝過世界,因此我們也勝過世界
- 耶穌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約15:7)
面對苦難的方法 (2):不要愛世界
-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2:15-17)
- 約翰不是說要改變世界,而是說不要愛世界;保羅則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12:2)
- 福音不是要改變世界,而是要改變人心
- 不要愛世界是因為世界是撒但(世界的王、空中掌權者的首領)的活動場所
- 世界其實是與信徒為敵,撒但操縱整個世界的經濟、文化、政治等體系
面對苦難的方法 (3):勝過世界
-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我們若愛神,又遵守他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神的兒女。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約壹5:1-3)
- 愛世界表面上比愛神容易,但約翰說遵守神的誡命就是愛神了,並且神的誡命不是難守的。換句話說只要守住神的誡命就能不愛世界,就能勝過世界
- 「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嗎?」(約壹5:4-5) 耶穌是否可信,我們是否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保羅說「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託我的),直到那日。」(提後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