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來六1、十一13-16
詩歌:283首


竭力成長

  進到完全(full growth)是指生命成熟並能結出果子的生命,像主耶穌在地上顯出的生命特質,「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温柔、節制。」(加五22-23)聖靈的果子要顯在我們身上,是達到生命成熟的指標,像主耶穌一樣。同時,教會也要成長,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基督,因此教會成熟對主再來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教會未能成熟便會推遲主再來。若說:「主啊!我願你來」,那麼,教會要先裝飾整齊好自己才能配得起主,實在是我們的責任。

  生命要竭力才可成長,就是要負代價,不可馬虎隨便。不要誤以為生命會隨着日子過去而自然成熟起來,肉身的事情可能會,但屬靈的事一定不會!多少人過了大半生仍停留在非常幼嫩的屬靈光景,一點都沒有進步。若浪費生命沒有長進,那實在對不起主的主救恩。

  為何今天仍是停滯不前、不能長進?因我們當停留在基督道理的開端,沒有讓生命進深。聖經吩咐我們「應當離開……竭力進到」,這命令是為着我們的好處,為要讓神的旨意能成就在我們身上。

 

「盼望」成為前進的推動力

  「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並沒有得着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十一13)這些信心偉人,雖然看來都是未能於在世時得着神所應許的,但他們確實知道所信的並非落空,因他們在世時已「從遠處望見」,且一直注視着,否則他們怎可能經歷許多的困難仍堅持到底,這「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就是「盼望」,是推動他們往前奔跑的能力。「盼望」對基督徒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末後的世代裏,許多人只注意眼前的事物,但基督徒要注視屬天的事物。

  當我們落在軟弱無力、灰心喪志的光景裏,都是因為沒有「盼望」。保羅卻告訴我們:「 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西一4-5)。呂振中譯作「……信心,以及……愛心,都因……盼望而生」,換句話來說:信徒的「信心」和「愛心」都是因為裏頭有屬天的「盼望」。屬天的盼望便成了我們作善工的動力。

  失去「盼望」,信心會被動搖,怎能繼續往前呢?

  失去「盼望」,仍會有持續的愛心對待別人嗎?

  沒有盼望的人會失去正確的目標和方向,隨之落在自我中心和鬥爭之中,怎會有動力往前呢?

 

「羨慕」成為前進的牽引力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十一15-16)看這些信心的偉人能往前、能迎難而上,即或他們仍有可選擇回去的機會,他們都寧可揀選天上的家鄉。他們要堅持得着那未得着的,因為在他們裏頭有一顆「羡慕」的心,他們向往天上的家鄉。

  「羨慕」就是不甘心現在得着的,卻要拿到更好的。真正的「羨慕」能帶出動力,否則只是妄想或白日夢。我們對屬靈的事情要「羨慕」,如提摩太前書三章1節「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 這話是可信的。」這裏的「想要得」和「羨慕」有相同的意思:「Desire」,也有譯作「有志要求」【呂振中】。便說明羨慕善工的心能產生牽引力,拉動為我們服事神。若我們對屬靈事物都失去了羨慕的心,那裏能有心志去服事神呢?我們如何能服事得長久呢?

  服事神是基督徒人生中的「馬拉松」,非常考驗我們的耐能。回看昔日多少同路者一起服事主,今天不是像「底馬貪愛世界」,便是因困難而折服下來。要有真正「羨慕」才能使我們產生服事的心志,並能一直牽引着自己來服事神。

  在舊約裏有一少年人名叫約書亞,他在年青時就被揀上跟隨摩西。「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轉到營裏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出卅三11)每當摩西離開百姓所居住的營幕,走進會幕裏求問耶和華神、與神說話時,眾百姓只可從自己的營門外看着摩西,因為神禁止他們,他們也懼怕。唯有少年人約書亞跟着摩西到了會幕外,他在那裏守候和觀察。當摩西離開會幕,返回營裏去,那少年人仍不肯離開!這個「不離開會幕」的少年人,他羨慕摩西能面對面與神說話。這顆羨慕的心被神看上了。在往後的日子他屬靈生命不斷提升,不只讓他能進迦南,也接任摩西成為帶領以色列人的首領,得着神的稱許。

  推動(Push)和牽引(Pull)是兩個能移動物件的基本動作。照樣,基督徒透過「盼望」(Push)和「羨慕」(Pull)來啟動裏頭生命的動力,讓我們的生命成長起來,進到成熟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