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當負責弟兄推出這個學習講道計劃時,我們一班同工弟兄們要在主裏尋求,而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亦多次向主尋求,心裏想自己是一個拙口笨舌的人,我不懂亦害怕站在大家面前為主出口,深怕因自己學習得不好而羞辱了主的名,但當自己越禱告越沒有抗拒感,便欣然接受了這個學習,而令我接受這個學習的卻是主的愛,所以我亦選了「主愛我們,我們愛主」作這次講道的題目。
二、主怎樣愛我們
1. 因愛放下身段 (約翰福音13章1,3-5節)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經文中的主是主子、老師、神的兒子的身份,但祂卻沒有因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有高高在上的表現,反而因著愛我們每一個人而放下自己,作出這樣的行動,表明愛我們每一個屬祂的人。
職場上充滿了階級觀念,上級永遠都只會處理自己份內的事情,而一般都不會理會下屬的工作,只要他們交出成績便可以。而我在一間飛機維修公司工作了28年,由低做起,因主的恩典考取了維修執照,大約7年前轉為工程師,現在已經是高級工程師。在工作上與同事的相處,他們大多數人都會叫我作「許老師」,因有很多同事都是我曾教導過,作過他們的師傅,但在工作時很多時會與他們一起工作,有陣時甚至給他們收拾手尾。原來放下身段並不容易,因我作為上司當有上司的工作,而下屬亦有他們本份的工作,我這樣做或引致同事輕看我,甚至在我背後說三道四;但相比主,我所作的算不得甚麼,因主看重我們每一個人。
2. 因愛甘願受苦 (約翰福音19章1-3節)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兵丁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紫袍,又挨近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阿!他們就用手掌打他。」
耶穌基督被人釘十字架之前,祂在受審的過程中己受了許多的苦。從上述短短幾句經文,已讓我們認識到主所受的苦:
- 受鞭打
兵丁用笞杖鞭打主;他們當然不是用責打孩子的幼籐或幼鞭之類,而是用鞭撻犯人的鞭子,並且他們是認真地拷打主,這是很重的刑罰。
- 荊棘冠冕戴在祂頭上
我們可以想到,兵丁把這頂冠冕箍在主的頭上時是不會手下留情的。那些荊棘上的刺又密又長,主忍受了荊棘的刺痛。
- 穿上紫袍
在當時的社會只有貴族和財主才穿紫色長袍。現今兵丁給主穿上紫袍,目的是要戲弄祂,被人玩弄是一種精神的折磨。
主未受十字架的苦難之前,已飽嘗痛苦,主所受的苦,彼得是知道的,彼得前書2章24節「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當中引用了以賽亞書53章5節其中的話:「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3. 但因著愛我們,主願意順服父神
主在客西馬尼園的情景,面對十字架苦難、羞辱和忍受被父神離棄,主極其憂傷難過,但因著愛我們,主願意順服父神。
主為了醫治我們,並將我們從罪惡和死亡中拯救出來,忍受每一樣的苦難。祂忍受每一種痛苦,並十字架的煎熬,都是為愛的緣故。「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章20節)這是出於愛的行動,祂是本著愛心而行。祂不是只說:「這是我的本份,神吩咐我如此行,我便如此行。」凡祂所行的都是憑著愛而行。聖經既然吩咐我們,一切所行的都要憑著愛心而作,那麼祂所行的一切當然也是憑著愛心而作的。祂上十字架是憑愛,祂忍受痛苦也是出於愛,這都是為我們的罪而忍受的。
三、我們的愛都是不可靠的
父母對子女的愛可謂無微不至,從小照顧,直至成家立室,都愛護有加,中國人有一句話,「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令父母擔憂,如擔心嬰兒能否長大,到幼兒期則擔心他們學習和成長有問題,兒童期則擔心他們學業成績,青春期擔心他們學壞、讀書不成,成年期擔心他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男女朋友等等。但有多少作子女的會回應父母的愛?很少!不但沒有,很多時更嫌父母嘮叨,甚至傷了父母的心。我們既知到主怎樣愛我們,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當如何回應主的愛?
我們再去自看一段彼得的經歷:
1.彼得三次不認主(馬太福音26章31-35,58,69-75)
「那時,耶穌對他們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
「彼得遠遠的跟著耶穌,直到大祭司的院子,進到裏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這事到底怎樣。」
「彼得在外面院子裏坐著,有一個使女前來,說: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既出去,到了門口,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就對那裏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2.我們也有軟弱和失敗
中國人有句話形容得很好的,大難臨頭各自飛,彼得和眾人都自以為很愛主,絕不離開主。但當困難來到時卻害怕,於是逃避,離開了主,失敗了。記得有一次,上司說把我升職,當時我很開心,因認為自己在工作中很努力,對工作又認真,終於都等到升職了,於是我很快告知身邊的人,但最終卻沒有升我,反而升了別人,當時我失望極了。這事主給了我很大的教訓,因自己的驕傲,因我沒有把此件事情交給主,反而自己覺得是自己應得的,正如彼得一樣,是落在過份自信、驕傲的陷阱裏,他斬釘截鐵地對主説不會不認祂。但主的愛是長闊高深,正如祂已一早給彼得說出他會三次不認祂,在此主知道彼得的軟弱,所以預先講給他將會發生的事,乃是要造就他。相信許多基督徒亦會同彼得的反應一樣,以為自己可以去面對各樣難處,卻結果失敗了。原來愛我們的主會在我們人生裏給我們許多的幫助,而我們是沒有察覺到的,我們有沒有在面對各樣難處時去倚靠主呢?
3.主用愛將彼得挽回(約翰福音21章15-17節)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在太16:17稱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四、結語
主知道彼得的軟弱,主再次去找彼得,並且問了彼得三次是否愛主?為何主要問他三次,不問他一次或兩次,或許因著主曾三次呼召彼得,彼得三次不認主,所以主再三地問他愛自己嗎?因著主這樣再三地問他,我想彼得卻回想了許多以前的事,明白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彼得最後回答主的提問時,卻帶著憂愁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因他已清楚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所以就帶著憂愁去回答主的提問,心怕未能為主作事,但當我們讀到使徒行傳,彼得前後書見到彼得的改變,他遵著主的吩咐去餵養主的羊,他的改變我想是他不再倚靠自己,乃是凡事倚靠基督的愛;弟兄姊妹,當有一天主問你,你愛我嗎?你會如何回答呢?願我們都能藉基督的愛去回應祂。
負責弟兄的回應總結
感謝主早上志威弟兄願意參與學習講道這個服事,也藉著所預備的信息給了我們鼓勵和提醒。學習站在講台上傳講信息容易嗎?的確非常不容易,的確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很需要為著願意學習講道的弟兄們禱告。大家還記得我是甚麼時候開始學習講道的呢?我在十多年前第一次在荃灣家學習講道,題目是「不要為明天憂慮」。弟兄姊妹當然不會記得,但我仍然記憶猶新,因為這是我學習服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亦因著這個服事使我屬靈的生命能不斷成長。若當日同工們沒有給我這個機會,又或我因著太看重自己的軟弱和不足而不願意接受,我就失去了這個學習的機會,也失去了因著有這個學習所來屬靈的福氣!因此甚願其他的同工們都把握這個學習的機會,同蒙神的祝福和恩典!
當神呼召我們去學習服事時,人總是用許多原因或藉口去推辭。好像士師基甸,神呼召他帶領以色列人對抗米甸人,他卻說:「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士6:15)當神呼召摩西時,摩西就用了和志威弟兄同一個原因去推辭。他說「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4:10) 志威弟兄剛才也說自己是拙口笨舌。但因著摩西願意輕看自己的軟弱和不足,靠著神的恩典去回應神的呼召,最終就擺上非常美好的服事。所以若志威弟兄願意效法摩西,願意倚靠主去學習,或許也能擺上如摩西一般美好的服事,因為神對摩西說:「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出4:12)
志威弟兄今天交通的題目是「主愛我們,我們愛主」,這裏好像有一個前設,這個前設就帶進一個後果。前設是因著「主愛我們」,後果就是「我們愛主」,我們用愛去回應主的愛!「主愛我們」這一個前設是確實又肯定的!主的確非常愛我們,志威弟兄都交通了許多。主為我們離棄天上榮耀的寶座,為我們釘身十架,流血捨命!主永不將我們丟棄,主愛我們就愛到底,主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羅馬書8章35節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飢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這節經文的意思是說縱然我們落在這七樣的苦難中,這一切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這並不是因著我們剛強,可以靠自己勝過這一切難處,仍然能愛主。而是我們靠著這位愛我們的主,在各樣難處中,主給我們無比的愛和能力,能將危難變成平安、能轉弱為強、能化苦為甜。各樣難處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主實在愛我們,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主的確愛我們,這個前設是肯定的!但我們是否真的愛主呢?這問題值得我們在主面前細心思量。志威弟兄提醒我們說「我們對主的愛都是不可靠的」、「我們有許多軟弱和失敗」。這的確是我們最真實的寫照!剛強勇猛如彼得,可以因著愛主的緣故,一下子就拔刀將前來捉拿耶穌的大祭司的僕人的右耳削掉。但當危難來到時,竟然有一百八十度完全的轉變,竟然軟弱到一個地步,三次並斬釘截鐵、發咒起誓的不認主!弟兄姊妹,我們愛主有多少呢?在平順的日子我們都說愛主;蒙主百般祝福時我們都說愛主!但當有利益衝突時、我們要付沉重代價時或要面對各樣患難、困苦、逼迫時,我們是否仍能高聲喊說:「主愛我們,我們愛主」呢?甚願彼得的失敗成為我們的鑑戒和提醒,叫我們不要重蹈覆轍,陷入相同的軟弱中!
另一方面,我們口裏都說愛主,或許我們也有一點行動去表明我們對主的愛。但在主的眼中,我們是否真正愛祂呢?其實在主心裏有一個標準去衡量我們是否真的愛祂。主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約14:21上) 怎樣的人才是真正愛主呢?就是願意遵守主命令的人。愛最大的考驗就是順服,主藉著順服父神的心意來表達對父的愛,我們也該藉著順服並遵守主的命令來表達對主的愛!詩篇119篇60節說:「我急忙遵守你的命令,並不遲延。」主給了我們許多教訓、許多命令,若我們都願意順服,縱使在各樣患難、困苦、逼迫中,不計較後果、不計算損失,立刻並不遲延的遵行,我們在主的眼裏就是真正愛主的人。主說:「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下)
甚願聖靈藉著志威弟兄的話語來感動我們眾人的心,叫我們都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我們的主,來回應主為我們流血捨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