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上的忍耐

1. 需要忍耐的人事物數之不盡

  • 人際方面:誤會、誹謗、中傷、攻擊、驕傲的人、愚笨的人……
  • 時間方面:有人遲到、交通擠塞……
  • 環境方面:天氣、噪音……
  • 災難苦境:天災、人禍……
  • 健康方面:退化、疾病……
  • ………… 等等

2. 不夠忍耐的人面對人生萬事萬物時會有很多危機,對心境有負面影響,例如埋怨、放棄、消極、發怒、仇恨、情緒低落、甚至形成暴力傾向、產生報復等不該有的念頭和行動。

3. 傳統思想皆勸導世人要學習忍耐。

  「百忍成金」、「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當然,忍耐到失敗之時,就變成「忍無可忍」了。「忍」字心上立把刀,猶如利刃刺心,尚能堅心忍受,此之謂忍。忍的本義為「能」,古時「能」與「耐」相通,是人人本具的德能。有人認為「忍」是消極、懦弱、自我壓抑;也有人認為「忍」是積極、豁達、有遠見的表現。

 

二、聖經中的忍耐

1. 神是忍耐的神,「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3:25),神也希望我們像他,並指引我們忍耐的好處、要忍耐的事情,和學習忍耐的方法。

2. 忍耐原文有‘hupomone’和‘makrothumia’。‘hupomone’ 解作「保持、持守、保持堅定」,主要對象為事物和環境。‘makrothumia’解作「恆忍、忍耐、恆久受苦」,主要對象為人。英語 ‘patience’ 來自拉丁文‘pati’(受苦),「忍耐」就是忍受苦難的能力。

3. 基督徒應要按神的心意學習忍耐。雖然表面上或許與一般的忍耐分別不大,但其應用的範圍、培養的方法,以及忍耐的果效等,均與世人所說的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先分享聖經中要我們學習忍耐的範圍。

 

三、忍耐的範圍

  要以忍耐對待的人事物繁多,保羅說:「凡事……忍耐」(弗4:2) 。現歸納了五方面彼此提醒,一同學習:

1. 守道行道:「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啟14:12)「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10:36)

  • 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世人的價值觀和聖經的看法大不相同,在我們的內心,必須忍耐地守住神的誡命和耶穌的真道。
  • 不但守道,也要行道。不但稍為行道,乃要忍耐地行完神的旨意。

2. 傳道教導:「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作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提後4:2, 5)「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前5:14)

  • 忍耐傳道:向所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傳福音;可與肢體們一起配搭;參加教會傳福音的服事(團契的福音工作、福音探訪、派福音單張紙巾、街頭佈道、午間福音茶座、參與陪談、加入慕道班服事、參加家長福音懇親日、學習在各福音聚會中擔任講員等等)。
  • 忍耐教導:學習作主日學或團契導師,弟兄姊妹彼此勸勉,家長也應以聖經的原則教導下一代。
  • 要有心志去受因傳道教導而來的苦,忍受相關的苦難。當別人不信主或不接受勸導時,我們也需學習向眾人忍耐,不灰心,也不發怒。

3. 冤屈逼迫:「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彼前2:19)「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

  • 蒙恩的人自然會覺得對不住神,因主為我們受了至極的苦楚冤屈。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主釘十字架之時,連父神也掩面不看他。因此,為叫良心好過一些,面對因主而來的冤屈逼迫時,我們若能忍受該等苦楚是值得鼓勵的。
  • 特別要學習若為主受了委屈,可考慮不要告訴其他,改為告訴主,存心學習忍耐。

4. 試煉試探:「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1:12) 

  • 無論是神給我們的試煉,又或是從撒旦而來的試探,我們都要學習忍耐。特別要留意撒旦像吼叫的獅子,到處尋找可吞吃的人。撒旦隨時隨地都會在你我腦子裡萌生不合神心意的意念,我們不要中計,要忍受,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

5. 神的管教:「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來12:7)

  • 在受神管教之時不要逃跑,不然,或許會有更重的管教。
  • 在受神管教之時要反省悔改,也要願意服在神的手下。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