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236首  


  我們今年學習的主題是「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 我想,既然說我們的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那麼我們應當首先要認識這個蒙召的恩,才能作出與這個恩相稱的行事為人。想像有個天秤,若這個恩典有十公斤重的,我便在天秤的另一邊放上十公斤份量的行事為人;若這個恩典價值一百萬美金的,我便要負出一百萬美金的代價在我的行事為人上。這樣便是相稱了。但要明白神的恩典有多大實在談何容易?正如要子女真正明白父母的恩惠也是很難的,要到他們有一天為人父母才能真正明白。所以我們要明白神的恩典可能也要等到將來見主面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恩典有多寶貴。

  在聖經所記載的歷史中,我想起有兩個人物,他們的蒙召在神的工作計劃上起了非常大的影響。在舊約聖經中有亞伯拉罕,因為神的應許是藉著他的後裔而臨到實行在地上,成為肉身的主耶穌基督便是出於亞伯拉罕的後裔。在新約中則有使徒保羅,藉著保羅的工作,主將福音傳遍外幫,叫我們本來在神的國中無份無干的外邦人,今天能夠得蒙救贖,同得天上的基業。所以我今年餘下的兩次主日信息將會跟大家分享保羅及亞伯拉罕的蒙召,看看神怎樣藉著祂的恩召,得著這兩位信徒,成為祂美好的見證。也讓我們回想神是怎樣呼召我們,我們認識這個恩召有多少呢?

 

保羅的蒙召

  當我們說到蒙召,很多時會想到的是蒙主呼召去傳道,去為主工作。但其實蒙召的意思也包括蒙召得救,所以我們每個信徒都是蒙召得救的人,當然神拯救我們的目的也是要我們來事奉祂。事實上我們從聖經看保羅的蒙召時,關於他怎樣被主呼召為主作使徒的記載不多。

  保羅的蒙召得救的經過在聖經中卻記載了三次之多,而這三次同樣是記載在使徒行傳中。分別記載在使徒行傳第九(敘事的形式)、廿二及廿六章(保羅的覆述)。重覆的記載顯示神很重視這件事情。事實上保羅也很重視這個經歷,以致他在第九章經歷了主的呼召之後,在第廿二章當他在猶太人面前申訴時及在第廿六章他在亞基柏分封王面前講述他被捕的因由時他一再重申這個經歷。保羅在他所寫的十三封書信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他的蒙召經歷,但也處處流露這蒙召的恩對他有極大的影響。「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林前15:9-10上)

  原來保羅在信主之前是逼迫神的教會的,並且逼迫得很厲害,將他們下監,也喜歡見到基督徒遇害。我們信主前對基督教的態度是怎樣的呢?有沒有拿過耶穌的名來開玩笑,或者捉弄信耶穌的人?又或做很多不敬畏神,也不尊重人的事。但是神今天一點不記念我們的舊惡,更加用他的犠牲來救拔我們,並且將我們抬舉,叫我們因著罪惡過犯本為可怒之子,如今卻得著神兒子的地位。所以保羅說,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按我們昔日所作的實在不配有今天的地位,實在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再者保羅不像其他十二位使徒,在肉身跟從過主耶穌,聽過主的教訓。保羅所傳講的真理都是從主的啟示而來的。所以按人看來,保羅這個使徒職份好像不太正統,以至會有人質疑沒有在肉身跟從過主的保羅是否正統的使徒。但主卻親自向保羅啟示,差他作外邦人的使徒。所以保羅說他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另外在保羅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5-16)可見保羅對他以往所犯的罪是何等的懊悔。因此他能體會到神恩的浩大,並能夠為主作美好的見證,拼盡所能來服事主。今天我們來看看主怎樣呼召保羅,保羅為何會有這樣大的改變呢?(參見徒26:9-15及22:11-15)

 

看見大光

  保羅的改變是發生在他往大馬色的路上。大馬色位於耶路撒冷東北242公里,步行需六天的時間。他正帶著祭司長的權柄和命令去捉拿信徒,那時正是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他,以致他和同行的人都仆倒在地。

  保羅的改變始於神用光光照他,聖經形容這光比晌午的陽光還要光。弟兄姊妹,你們有沒有見過比正午的太陽還要光的光,在我的經驗裡便沒有見過。我們在拍照時若對著陽光,有時都會睜不開眼。這時候若然有人拿著電筒照射我,我根本都不以為意,因正午的陽光實在太猛烈了。但保羅所見到的光比在正午的陽光還要光,而且是從四面八方照著他和同行的人,為何是四面照著他呢?若光只從一個方向照來,縱使有多光,人的背面仍然有蔭影有黑暗,但神的光是四面照來,所以是毫無黑暗的餘地。

  這光叫保羅和同行的人都仆倒在地。保羅以前的錯誤觀念全都站不住腳。他以為是熱心事奉神,其實是正在逼迫主。我們若被神光照,我們必定會折服得五體投地。有些我們一生所追求,以為是最大、最重要的真理,在神的光照下都要被比下去。

  我們可能以為「健康」是最首要的,所以很多人會花很多時間做運動,或是很注重飲食。但原來主賜我們比地上健康的身體更好的復活的身體,讓我們帶著這個不會朽壞的身體進入永生。我們以為「地上的財富」是最重要的,但原來主賜我們更重要的天上的財寶(不會锈壞,沒有賊來偷,不會貶值並可以存到永遠的)。我們以為「知識」是最大的,但原來主賜我們更大的愛心(見林前8:1)。有些人是工作狂,覺得只有「工作」能帶給他滿足,甚致以工作來肯定他的存在價值。神賜我們最大的滿足是安息在神的懷裡,「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我不是說這些不重要,它們都像正午的太陽一樣那麼燦爛,只是與神的真理、神的光相比,卻是遠遠不及。我們在得救的路上,有沒有被神的光光照呢?「……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是我初信時最深刻的領受。

 

聽見主的聲音

  跟著保羅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他說話。這話只有他聽到,其餘的人只聽見聲音但卻聽不到內容說些甚麼。這是主向保羅呼召的聲音,因此只有他聽得懂。主說:「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徒26:14-15) 顯然保羅是沒有見過主耶穌的,所以不認得這聲音是誰。既沒有見過主耶穌,何來逼迫祂?當然主是指著祂的身體─教會說的。逼迫教會便等於逼迫主耶穌了。保羅雖然不知道跟他說話的是誰,但卻知道這是從神而來的聲音,所以他用「主」來稱呼。聖經裡第一次形容人聽見神的聲音是在創世記三章8節:「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原來人是可以辨別神的聲音的,從這聲音,人知道神的臨在。所以與保羅一起的人雖然聽不到主向保羅說話的內容,但也聽到聲音,他們也應當知道這是神的聲音。

  我最初返教會的時候,從弟兄姊妹身上看到與別不同的感覺,但從他們的分享中聽出他們生命被改變,並有渴慕主的熱誠。正是這種與世俗不同的「聲音」吸引我繼續參加聚會認識這位神。事實上主應許過我們只要有兩三個人奉祂的名聚會主便在我們中間。神的臨在讓來到的人都聽到主的「聲音」。雖然大部份的人都像與保羅同行的人一樣,只聽到聲音卻聽不到那內容。

  最近聽一位同事分享她信主的經歷,她患了未期癌症。她形容自己個性很堅強,發現這病之後她雖然經過很多的檢查、治療,卻從未流過一滴眼淚。但不知何故,一進到教會便有一種特別感覺,一聽到詩歌,眼淚便不停地掉下來。因此她是信這位真神,但她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未解答的。神常常藉著聖靈向我們發聲,我們有聽過聖靈的聲音嗎?我們對神的聲音,是越來越敏銳,還是越來越模糊?

 

瞎眼得醫治

  保羅之後從地上起來,睜開眼睛,竟不能看見東西。很奇怪只有保羅瞎了眼,其餘的人卻沒有問題,證明不是這光傷了眼,而是神要保羅眼瞎。之後藉亞拿尼亞(一個虔誠的猶太信徒)按手將他醫治。

  很羨慕一些人信主只憑著很單純的信心,他們很快便得著從神而來的平安。從聖靈而來的喜樂。但有些人卻因為很多出於人的思慮,心裡剛硬,神便要他經歷破碎,例如疾病、災難。讓他在患難中經歷人的有限和神的醫治。

  我最近在報章看到關於一位會計師的見證,他說他在信主前很驕傲,覺得靠自己甚麼都可解決,所以一直都不願意信耶穌,直至他信主的太太因患抑鬱病自殺身亡,其後在夢中見到太太在天堂,跟初相識時一樣的可愛迷人。但他嘗試呼喚他太太時她卻聽不到。夢醒後便寫信答應太太將來定要在天堂見。因此信了耶穌,很勤力返教會。靠著主的幫助,他獨力養育兩位女兒,這時才感受到人的無助,惟有天父才是他隨時的幫助。後來他更參加了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幫助一些有自殺傾向的人,更向一些求助者傳福音。在公司又組織查經班,並常常經歷聖靈的帶領。

  我自己在信主的路上也曾因著驕傲經歷過一些感情的破碎。之後回頭看來,才發覺是出於神的憐憫,為要叫我得著這莫大的救恩。

 

亞拿尼亞的見證

  主又說:「起來!進城去,你所當做的事,必有人告訴你。」(徒9:6)主為甚麼不親自向人顯現,施神蹟叫人相信?而是要藉著信徒來傳福音、造就人?我想有幾點原因:

  1. 信徒的見證證明神救恩的功效。亞拿尼亞不怕死嗎?竟然向尋索他性命的掃羅傳福音,他不恨惡保羅嗎?竟然按手醫好他的眼瞎?他的勇敢、寛恕從何而來?我想他的見證給保羅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2. 神的啟示是要我們透過弟兄姊妹彼此得供應,因為教會是祂的身體,而我們都是這身體中的一個肢體。因此我們不能潛入深山中作基督徒。因此基督徒要常常聚會。
  3. 神的旨意,很多時都會有其他人的印證,證明不是出於幻覺,也不是出於人的意願。

 

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徒26:19-20)

  在以弗所書保羅說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在這裡保羅又說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有蒙召的恩,便應該有悔改的心,才能夠活出相稱的生活。我們信耶穌不但要認罪,也要悔改,願意離棄昔日在罪中打滾的生活,讓主來掌管我們的一生,主必成為我們的幫助。我們要認識蒙召的恩,但我們單知道有蒙召的恩,卻沒有悔改的心,是不能作出蒙神喜悅的行事為人的。我們有沒有為我們的過犯在神面前認罪悔改,作一個蒙神喜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