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弗4:13;約17:3;腓3:5-8
詩歌:《認識你》
引言
- 我們常常會著繄自己身量的成長,正如小朋友會留意自己的身高,渴望快高長大。同樣,我們有否著緊自己的屬靈生命成長呢?
- 當我們長年累月學習一件事,或做同一樣的工作(例如專在郵局蓋印),經過五年、十年後,我們應在這方面有較深的認識,甚至可以說是專家。同樣,我們信主多年,常常到教會出席各種聚會,那麼,我們對主的認識又是否稱得上「專家」?屬靈生命有否按年日而成長嗎?
一、認識神的兒子與成長的關係 (弗4:13;約17:3)
- 知識並非永恆,會隨時間而忘記,而且知識對生命的影響很小。例如自己的大學論文,可能十年後,已完全忘掉。
- 相反,認識真神並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卻是永生。永生不是將來才開始的事,而是由重生得救那刻便開始。
- 神的話是屬靈的供應,會使我們有成長。
二、愛慕認識基督 (腓3:5-8)
- 保羅回想從前所得的,全都是很多人所渴望想得到的:
-
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可以說是「純種」以色列人的血統
-
法利賽人:相當於現今數個博士學位
-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法利賽人,說明他的父母也很有追求
-
保羅本身也追求地上人所追求的事物,而且很多他都追求到
- 但當保羅被神光照後,發現從前所贏得的,現竟當作對自己是有損的。保羅開始去認識追求基督。因為當價值「重置」後,發現基督耶穌才是至寶。其實與耶穌看相比,先前以為有益的事物,是有如糞土、沒有價值(這就是價值重置),沒有人願意把糞土放在身邊。
- 價值錯置,人生多有錯亂,易生混亂,凡事也感到焦慮。我們對事物的價值也要放得對,不然便會產生混亂。
- 例子:有一個盜賊想了一個方法在超市偷東西。便是在超市將近關門時偷偷地將價錢牌調亂擺放,於是第二天便產生大混亂,盜賊趁機偷走了東西也沒有職員去發覺和阻止。
- 我們不應只在聚會時才說祂是我們的至寶。在我們生活上每一件事,又或尋求的事候,主有否是你的至寶?在日常生活上,我們有很多事情要作揀選,你有否揀選主耶穌作你的至寶?生活上有否時刻把主放在首位嗎?
- 我們有把最重要的都放到主的身上嗎?
- 從愛慕主到為要「贏」得基督:
-
「贏」要經過爭戰 (Wars to Own)。正如我們比賽時,要盡力去贏得冠軍,我們今天有沒有一個心志要贏得基督?
- 保羅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以致將其他事都比下去,看作糞土,並且認為基督是要「贏得」的。
- 「把一切看作糞土」並不是犧牲。因為不是被逼去放棄,而時當追求主時,這些東西便自然地脫下了。就好像當遊戲機「妨礙」了溫習,為要考得好成績,便自動把遊戲機送給別人一樣。
- 主來的日子近了,所以生命有危機感;若有危機感,便需要作好好的預備。
- 十個童女的比喻中,她們的燈油,是生命的果子:
- 十個童女的故事中,他們已經睡了,而當主回來時,那五個不夠油的童女打算問另外的人借,但油就是自己生命所結的果子,因此無辦法從其他人借得。因為每一棵樹所生果子的都有所不同,每人所經歷的亦有所不同,是由自己用時間去培養出來的,故無法一信主就立刻有果子,亦不能由他人身上得到的
- 當五個童女去買油回来時,門已關了,她們只能在外面哀哭切齒,光景可憐。
- 十個已睡了的童女是指死了的基督徒,基督徒一生可以為主作見證,到生命結束就不能再結出生命的果子。
結語
- 弟兄姊妹,我們不知道主何時回來,但至少,當我們見主時,盼望能對主說,我仍在追求祢,沒有浪費我的人生。
(信息未經講員校閱)